醫學中心當幫手 不孕症夫妻有「生」機

台灣的出生人口從2009年的19萬多人,至今呈現不升反降的趨勢,少子化的現象已落到全世界最嚴重的國家,甚至達「動搖國本」之險境,如何提高出生人口,是當今的重要課題。

2016年9月,宏其國際生殖醫學中心投資近4千多萬元,打造溫馨舒適的就診環境,提供的各項設備,添購軟式子宮鏡的設備,以先進的醫療設備和技術,從基本的血液檢查、輸卵管攝影、軟式子宮鏡、腹腔鏡檢查,到目前的胚胎切片,讓不孕夫婦不需來往奔波,一次即能完成所有的檢查。宋永魁教授為最高顧問與生殖中心主任唐雲龍,積極替不孕症夫婦給予專精技術及治療方案,協助達到懷孕、生子的願望。

部分不孕夫妻,須藉由他人的捐贈精子或卵子才能實現生育願望;對捐贈者而言,精卵捐贈也是人生重要的決定;生殖中心胚胎師曾如秀說,男性常見的情況是精子數目極度稀少,或在高風險工作環境,導致精蟲數目及活動異常。女性常見的是早發性卵巢衰竭、染色體異常,接受過化學治療乃至卵巢手術摘除等,而無法產生好的卵子或胚胎時,為避免異常致病基因傳遞給下一代,可考慮使用受贈的卵子。

生殖醫學中心諮詢員周憶秀說,台灣生殖法規規定嚴謹,而捐贈者與受贈者不能互相指定,捐贈者也要簽下放棄繼承權等法規。

好的精蟲與卵子  可遇不可求

「男女有別」,捐卵和捐精費用也有所不同,由於卵子捐贈者須接受排卵針劑和藥物,及「取卵」之侵入性手術,可能有注射藥物引發的局部不適感或過敏反應,與有誘導排卵導致的卵巢過度反應症候群發生的可能性,並有取卵手術與麻醉的風險等,目前國內捐精可獲得營養費、工時損失及交通費用約新台幣8千元,捐卵可獲得營養費9萬9千元以內金額。

以男生的生理狀況,尤其年輕男生,「一星期捐一、兩次都沒問題?」男生可以靠捐精賺外快嗎?周憶秀說,NO!NO!事實上,捐贈過程需要過五關斬五將,衛福部會先確認有無捐贈過,換句話說,「一生只能一次」合法捐贈,而且先要在作初步精液篩檢或卵巢功能檢查,再經過兩次驗血,例如血型、傳染病、地中海型貧血、染色體等等,確認都沒有問題後才能凍存使用,也是確保受贈者能得到良好的生殖細胞。

宏其醫院目前生殖細胞捐受贈的詢問電話,最多時曾一天接到30多通,但是真正達到品質要求的卻只有個位數,現代人壓力大,環境品質種種因素下,確實難有好的精蟲與卵子。

周憶秀說,曾經有捐贈精子的男生來電,詢問捐精是不是有人會「協助」取精?是不是有「機器幫忙」之類?她會很鄭重表示,如果您需要「協助」才有可能,那就無法來捐精了,當然捐精室備有「精彩雜誌」,也有「有料」影片,正常狀況沒問題啦。

受贈者也會開出條件,不要國字臉,最好外表好,不要太胖或太瘦,長得好看更好,有人也有種族選擇,更有部分夫妻希望找外國人,因為「混血兒」可能更漂亮,周憶秀總是勸受贈者,健康的胎兒更重要。

適當醫療   少子化無後顧之憂

不孕症的治療新鮮胚胎植入,成功率已達四至五成,加上冷凍胚胎技術的進步,兩者合起來約有六至七成的活產率是可以達成的。許多夫婦面臨的問題,例如治療過程的方便性、高成功率的治療方案是他們的期待。捐精、捐卵的高成功率正是高齡不孕夫婦的救星。婚前健檢評估、遺傳諮詢、孕產婦的照料,政府及醫療機關也都需積極用心照護,適當醫療補助更可讓少子化的今日無後顧之憂。

醫師唐雲龍指出,晚婚族女性提前凍卵,或是男性結紮前,可預先凍存精子,延續「生」機,更預防想生時精卵品質不佳的困境。加上懷孕年齡不降反升,胚胎基因切片的染色體檢查,更是該中心的基本要求。增聘人工生殖專科醫師全心全力投入,提高品質及受孕率,也是生殖中心的重大責任和使命。

獎勵自然生產  重視病人身心

身處競爭激烈的基層醫療環境,醫師張紅淇直言:「與其花俏的醫療宣傳,醫師應身兼心理醫生的角色,重視病人的感受與融洽親切的溝通」,點出該醫院的核心價值-全人醫療。

張紅淇說,很多婦女的病症來自家庭心理因素,看診時,會主動關心、剖析病人身心困境,並註記在病歷中,提醒自己要特別關注,再以多管齊下協助病人解除困境、增強自信心。當年因感動於生命誕生的喜悅與延續,所以選擇婦產科,雖然成立人工生殖中心,張紅淇仍鼓勵自然生產、想辦法留住每個生命。

9月墮胎潮?  尊重生命體會生命可貴

有人為求得一子一女,費盡心機,卻也有許多人因不想留下「胎中物」而不惜一切。現在是否有「9月墮胎潮」?張紅淇嚴肅的說,應該說是「時時墮胎潮」!除了年輕學生缺乏性知識而懷孕,有不少成年夫妻因為避孕失敗,或是擔心非婚生兒女惹麻煩,因而求助婦產科希望施行「月經規則」術,有些人甚至求助小型診所要「拿下孩子」。

張紅淇遇到希望墮胎的孕婦,會花很多時間調解男女雙方觀念,放胎兒影像及心跳聲讓當事人聽,甚至送禮金鼓勵她們留下小生命,曾有病人被勸服,幾年後還帶著孩子前來感謝。

他說,作為一個醫生,必須要有使命感,要有敬畏生命、民胞物與的思想與胸懷,尊重所有的生命,體會生命的可貴,對待病人的身、心、靈,都必須盡到人性化妥善的照顧。對於不孕的夫妻,如果透過醫療協助能有下一代,當然是好事,但生育外,更要懂得教育,如果只是想擁有下一代,卻生而不教,這更是個大問題。


資料來源:http://www.epochtimes.com/b5/17/8/28/n9574423.htm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