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晏仁:什麼都可以吃,什麼都要吃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現代人的養生,往往跟減重畫上等號,各種慢性疾病,常常起源於生活顛倒、飲食失衡、體重過重;若講到如何減重,各種層出不窮的瘦身飲食、運動、輔助工具,更是琳瑯滿目,排山倒海。試過了各種流行減重保健方法,又在隔年夏天重新立誓再出發的人,你我身邊一定都認識。身為家醫科與肥胖症專科醫師的宋晏仁,也曾經和一般人一樣,因為作息飲食不正常、應酬又多,讓健康失衡,體重直線上升,直到健康亮起紅燈才開始有意識要改變。

看著眼前體態健康,面色紅潤的宋晏仁,很難想像他跟照片中壯碩福態的中年男子是同一個人。宋晏仁笑說那是瘦身前的自己,當時體重高達九十幾公斤。當時也勉強自己試過節食、斷食、代餐等極端飲食的方法,短期內雖然有效果,然而三分鐘熱度一過,體重和三高數值又回到紅字。直到後來才發現,均衡飲食才是能夠長期維持健康的方法。

對宋晏仁來說,減重只是人生的一小段過程,最常在演講中與大家分享的,還是從健康的觀念看生死觀。「從注意均衡飲食、運動與靜坐,再往下深入探究,其實是帶著大家了悟生死。當我們看到生命走到終點時,會因為現在選擇的生活方式而有不同的結局,可以反推到現在該如何生活。」

哪一種方法適合我 不必勉強也能長久執行

許多人「養生」的源起,是從怕胖、怕老、怕死開始。宋晏仁也常遇到許多來諮詢飲食的病人:「怕少吃了什麼,又怕多吃了什麼,到後來什麼都不敢吃,又用自己的方法亂吃。」

宋晏仁認為,飲食方式「適不適合自己」需要經過親身試過才能確定,但有幾個大原則可以參考。第一個判斷方向是:「任何飲食法,如果不是強調均衡的概念,大概都不是適合的方法。」如果使用極端的飲食方式,刻意不吃某類型食物,身體也會很快出現反效果。所以如果它不適合一般生活的方法,大概也都是不適合的減肥法。

第二個判斷,就是如果宣傳上特別強調某一些食品的功效,或是特別強調這是科學上前所未見的新突破,大概都不是合適的方法。「如果它特別強調各類食物都要均衡攝取,不管它是用哪一種比例,都可以試試看。」

「真正成功的飲食概念在於,這套方法是不是符合你平常的飲食習慣,它可不可以長久執行。」宋晏仁說明:「以減重來說,只靠意志力維持的方式無法持久,如果把這個飲食方式當作減肥期間才吃的餐,等到體重達到目標,又回到以前的生活,那任何一個方式都不會成功。」所以第三項判斷的關鍵在於「實施起來不會覺得需要做一個痛苦的改變、能夠變成未來生活的習慣、終身執行的方法。」

宋晏仁推薦的「211全平衡瘦身法」,就是把每一餐的食物比例分成四等分,一分全穀類食物、一分蛋白質、二分蔬菜。只要掌握這個簡單的原則。如果本來是完全不吃蔬菜的人,可以先從半碗蔬菜開始,慢慢調整為適合自己的比例。

老也要有老本 蛋白質比補鈣更重要

有些人以為「只吃植物性的食物,完全不吃肉」就是養生。宋晏仁說明這也是一個常見的誤解:「只吃植物性的食物,很容易出現蛋白質攝取不足的問題。養生還是要回到均衡的概念,如果決定茹素,要特別注意植物性蛋白質的攝取,除了豆類,近年很熱門的紅藜或是其他野生穀類,也是屬於高蛋白、低澱粉的食材,可以多多攝取。」

宋晏仁Profile

* 現任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教授、台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特約主治醫師、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家庭醫學科主任醫師

* 曾任陽明大學副校長、台北市衛生局局長及衛生署副署長

* 合著《終生瘦用211全平衡瘦身法》原水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本期【魅麗雜誌 118期/7月號】

更多精彩文章,請上魅麗FB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