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都應該,也需要做「肌力運動」原因是...

女性更需要做肌力運動的原因

女性往往在20歲後半期開始就會慢慢老化,特別是30多歲歷經結婚生子的時期,基礎代謝量更是快速,變成容易變胖的體型。

因此就算飲食與作息都與20多歲時無異,過去能夠完全消耗的能量,在此時期都會因基礎代謝的遲鈍而產生多餘的能量,最後形成脂肪堆積,如果再和當年一樣吃就容易變成肥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贅肉」-體脂肪。

腹部、大腿、背部、蝴蝶袖等常常累積肥肉的部位,就是因為靠少吃也很難擺脫掉,才會被說是棘手的難題。一定要飲食、運動雙管齊下,不僅要做有氧運動,也必須持續做肌力運動才能有效管理體重。

通常女生說要做運動,都是到社區內慢跑幾圈、跑步機、或踩腳踏車等,幾乎都是以有氧運動為主,對吧?當然有氧運動可以強化心肺機能,也扮演除去體脂肪的重要角色,但是光靠有氧運動並不能確實獲得運動效果,為了提升體力、獲得持續性的運動效果,就必須同時投入肌力運動。

從科學觀點來看,肌力運動也比有氧運動更能消耗熱量,不僅運動效果能持續比較長的時間,且只要穩定持續地進行肌力運動就能提升體內肌肉比率、增加運動所消耗的卡路里,並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有效率的減重成果。

另外,肌力運動也能提升骨質密度,對比較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症的女性而言,是相當重要的一種運動。不少女性在超過50歲、面臨停經期的過程中,很擔心罹患骨質疏鬆症,這是因為雌性激素會在此時急遽減少分泌之故,雌激素有抑制蝕骨細胞(osteoclast)的作用,能幫助鈣質的吸收,強健骨骼,但停經期後雌激素分泌急遽下降,使得骨質密度跟著下降,也增添骨質疏鬆症發生的可能。

然而,近來許多女性不惜採用過度激烈的瘦身方式,使得體內鈣質不足,甚至出現年輕女性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案例,才僅20多歲的年紀骨質密度卻和70多歲的老婦相去不遠。

為了預防罹患骨質疏鬆症必須充分攝取鈣質食物,且因為維生素命D能夠幫助骨骼吸收鈣質,我們也需要適度進行日光浴以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生成,此外當然也需要運動來鍛鍊骨骼,因為如果只是大量攝取鈣質而不運動,鈣質也不容易被骨骼吸收,所以非運動不可。

不要只在家運動了!不覺得天氣好的時候到外頭呼吸新鮮空氣,散散步、跑跑步,就能強健骨骼、讓身體變健康嗎?

鍛鍊後身體變壯怎麼辦?

雖然上一段我有提對女性最重要的就是肌力運動,但有些女生也擔心肌力運動會讓自己變得跟男生一樣壯。說到肌肉,也很容易聯想到那些胸前肌肉結實或是女性拳擊手的壯碩姿態,但是女生其實再怎麼努力,也很難擁有男生般壯碩身材,不需要太過擔心。

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是因為女性體內肌肉比率比男性來得少,大概只有男性的2/3水準而已。此外女性體內也缺乏能幫助肌肉形成的男性激素睪固酮(testosterone),再加上女性荷爾蒙的作用,想要擁有壯碩的肌肉反而比較不易。因此,使得女性多半是肌肉比體脂肪少的身材,當然和男性相比也比較有發胖的煩惱。

不過話說回來,剛開始做肌力運動的時候,有可能覺得某些身體部位變粗了,但這是做肌力運動時許多血液供往肌肉、老化物還沒有徹底排出所導致的暫時現象。而這些症狀都能在做完舒緩運動和伸展後,自然恢復到正常狀態,因此不需要特別擔心。

肌力運動的正確姿勢與呼吸很重要

說到肌力運動就容易聯想到啞鈴,以及健身房內各式各樣華麗的運動器材。但是初學還不太需要那些沉重的道具做腹肌訓練,因為起初的訓練主要使用大肌肉,接著才會刺激小肌肉。

所謂大肌肉就是我們身上比較大片的肌肉組織,也就是胸、背、腿肌等部位。小肌肉則是肩膀、手臂、腹部等,初學者應從基本的肌力運動開始,先提升體力之後再慢慢增加器具重量、運動次數和強度。

而實際上肌力運動的要點,並非著重在次數與時間,而是在於姿勢的正確。如果用錯誤的動作增加器具的重量或是急躁施錯力道,都有可能造成運動傷害,也不能獲得期望的運動效果。特別是在運動初期,更應該將主力放在熟悉正確姿勢上,如果熟悉了正確姿勢,再配合持續的運動便不僅能調整體型,身材也會更加端正美好。

此外,運動也不是做越久越好,即使一天只能騰出一小時來運動也很足夠。初學者最好能保持一週運動3次的水準,因為做集中性強的肌力運動時,原本就是實施一個部位後,休息2天對肌肉的形成最好。

不過我們這裡以減肥為目標所設計的50分鐘運動課程,是在一次運動的同時,藉由刺激各個部位的方式來促進適量肌肉形成,並消耗卡路里,因此只要按照這個計畫持續下去,想必就能看到效果。

對運動而言,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就是呼吸,在運動過程中能夠自然順暢的呼吸最重要,由於胸腔式呼吸對體脂肪的消耗沒有太大的幫助。因此,建議應採用鼻子吸氣、嘴巴吐氣的腹式呼吸法,也就是吸氣與吐氣的同時,應可看到腹部膨脹與收縮的呼吸方式。

做肌力運動的過程中,要給呼吸加點力時(肌肉收縮時)就用嘴「呼∼」長長吐一口氣,放鬆時(肌肉放鬆時)就用鼻子「哼∼」邊吸氣、邊慢慢移動身體。特別是在做肌力運動時,越是要慢慢感受身體的運作對身體越有效果,因為這是因為慢動作時肌肉也充分訓練到了,慢慢就能隨著時間的增加而開始調整運動的強度。

由於肌力運動是在短時間內可以大量消耗卡路里的運動,因此配合較經鬆的有氧運動會更好。其中我們正在做的50分鐘運動計畫,就是刻意在每段肌力運動中間加上短暫的有氧運動,這樣不僅可以提升身體肌肉比率,還能自然降低體內體脂肪。

適合女性的有氧運動

當然,如果希望能有顯著的瘦身效果,就不能光靠肌力運動,必須與有氧運動雙管齊下,才能活動身體、強化心肺機能,並帶走體內多餘的體脂肪。

而一般我們常見的慢跑、自行車、游泳、登山、有氧舞蹈都可稱作為有氧運動,其中「快走」對女性來說,更是一項輕易就能作收效果的運動,只要姿勢正確就能獲得與慢跑相去不遠的效果。對初學者或體力較差的人而言,沒有太大的負擔,特別是對關節機能較弱的女性,更是一項不給膝蓋與腳踝帶來壓力的安全運動。只是快走時姿勢非常重要,首先必須在腰桿與背部都挺直的狀態下,大步往前走,並盡可能擴大並維持一定的步幅,不對身體施力。

此外,踏步過程中應從腳後跟先著地、接著才是腳底、腳趾,由後方往前著地並移動身體重心,這樣才能分散體重對腳部的施力,並記得用鼻子吸氣、嘴巴吐氣,維持氣息有些喘的速度及一定的韻律來走,效果才會好。

由於快步走是使用到全身各個部位的運動,在走路的過程中,也能化解平日的壓力並安定身心。如果能在家做50分鐘的運動,並養成在生活中多走路的習慣,應該很不錯!

我們應該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前往不遠的場所時便能夠用步行抵達的路線。此外還能以樓梯取代電梯、上市場時走路去當做運動⋯⋯。記得健康的生活習慣能夠創造健康的未來,而運動就是為了未來所做的一項穩定儲蓄!

伸懶腰也能帶來活力的伸展運動伸展運動是能放鬆緊張肌肉、提升身體柔軟度的運動。一般會在主要運動前後進行,不過在現代人繁忙的日常生活中,如果能抽空做一點伸展運動也能為身體帶來一些活力。

當然,熟悉正確的姿勢對伸展運動而言也很重要,如果違反身體的運動方向,肌肉反而不靈活,甚至可能給關節帶來突然的刺激造成身體傷害。

由於每個人的身體柔軟度都不同,應避免一開始就勉強跟著別人的進度做運動,雖然伸展運動一般而言都較為容易,但對完全沒有運動經驗、身體僵硬的人來說,依然可能很困難。

因此,不需要痛苦的跟著別人實施一樣的動作,只要先判斷自己身體的柔軟度,從最簡單的動作開始,慢慢提升難易度即可。

Tip找尋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

想要盡可能瘦得越多越好,就必須先了解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並依照這個標準徹底實施。在這邊我們要教大家用記錄「最大心跳數」的方法,找出適合自己的運動心跳數,並認識燃燒脂肪最有效率的方法。

1.首先認識「最大心跳數」公式,最大心跳數公式是「220–年齡=?」

這是威廉•海斯格博士與心臟醫學家山姆‧波士共同努力下所誕生的。舉例來說:40歲的最大心跳數就是220–40=180。

2. 接著再來測試鎮定狀態下,自己的心跳數,請測試鎮靜時一分鐘的脈搏為何,一般而言應會介在60~90之間。

3. 最後再代入公式,得出目標心跳數:

運動強度 x(最大心搏數–鎮定時的心跳數)鎮定時的心跳數=適合自己的目標心跳數假設運動強度在全力疾走時,會達到100%,那麼最適合初學者的心搏數就是40~60%。對中級以上的運動者而言,則最好能維持在60~80%的強度,舉例來說,如果一名40歲運動者的鎮定心跳數,大約是70次/1分鐘,而運動強度維持在60%是最適合他的的心跳數比率,則套用公式可得知:

0.6x(180–70)+70=136

根據這個公式,我們就可以知道對這位40歲的運動者而言,1分鐘維持136下的心跳數,便是能獲得最大運動效果的程度。

不過要根據這項公式計算心搏數,對大家來說的確稍嫌繁瑣,實際操作上也不太可能每次都去計算心跳數,因此在這裡會建議大家,在運動時仔細觀察自己的呼吸與感受,會比計算心跳數來得實用。

實際上與最大心跳數公式較接近、對燃燒體脂肪最有幫助的強度,一般而言是,「運動的同時還能和旁人進行簡單的對話」或是「背部稍微出汗」等的程度。因此只要把適合在家裡運動的強度,想成是:「雖然心臟跳得很快、氣息也有些喘,但電話響起接聽時,還能自在答話」的程度就差不多了。

另外,專家也建議運動強度,盡量不要超過最大心跳數的80%,特別是罹患高血壓等疾病的患者,若在運動過程中覺得心跳數正在加快,就一定要休息一會兒再繼續,一發覺身體有些不對的地方,更要馬上停止動作,稍作休息。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