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增進親子關係
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讓孩子在情緒裡學會愛》作者暨專業親職教育講師澤爸(魏瑋志).手做指導/臺北鄉土教育中心教育推廣組周妙齡協力場地/臺北鄉土教育中心 攝影/陳炫丞.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 演出/媽咪妮妮&bobo倪瑀晴.舅舅陳啟泰&bobo詹承叡
 
真正的陪伴是爸爸媽媽與孩子共同做一件事。藉此,家長才能透過觀察了解孩子喜歡什麼、親子間可以玩什麼或聊什麼,拉近親子的距離,並建立互相信任的關係。
 
從「無到有」對孩子的幫助
不同時代背景有不同的玩具,而童玩便指兒時的玩具,過去,孩子會利用竹子、木頭、鐵罐、橡皮筋等垂手可得的材料做成玩具,甚至摘取酢醬草玩勾勾樂、拿石頭在水泥地上畫格子玩跳房子等,臺北鄉土教育中心教育推廣組周妙齡指出,民俗童玩中,「輪軸車」是孩子拿取用完的縫線軸心所製成;「麥芽鼓」則是麥芽糖叫賣招攬顧客的道具,形形色色的民俗童玩,不但是歷史的痕跡,也是難以忘懷的兒時記憶。
《讓孩子在情緒裡學會愛》作者暨專業親職教育講師澤爸(魏瑋志)表示,回想自己小時候非常喜歡模型車,從內部零件的組裝、如何讓車子跑得更好、車殼上色的塗料要用哪種等繁瑣製程,都是因為興趣而讓他自主性地全神灌注投入。
 
親子共玩避免造成孩子壓力
親子共玩是促進親子關係的互動方式之一,澤爸則表示,除了孩子的邏輯能力、手指細部動作、認知等行為能力發展尚未成熟之外,爸爸媽媽在親子共玩的過程中,若總是以自己的主觀思維去告訴孩子該怎麼做、覺得孩子不會做或是緊盯著他要依照一定的步驟完成作品,如此一來,不但會影響他從手做過程中所能獲得的經驗值,也可能在無形之中造成壓力,以下3點為容易造成孩子壓力的做法,父母應儘量避免。
 
1.直接伸手幫孩子做完
若孩子還小,可能還不會使用剪刀、不會綁線、不會摺紙等動作,建議爸爸媽媽可以試著將孩子能完成的步驟留到最後,讓孩子有自己完成作品的感受。但是,當孩子的行為能力是可以做到的,但爸媽卻急著在他做到一半時搶著做,孩子可能會將這樣的行為解讀為「是不是我做得不夠好,所以爸爸不讓我做」。因此,親子共做過程中,直接伸手幫孩子做完,不一定是在幫助他。
 
2.用自己的觀點指揮孩子去做
手做過程中也相當忌諱爸媽直接命令孩子怎麼做,且當孩子一做不好就急著批評他,澤爸提醒,家長在親子共做中應該是扮演「提醒」的角色,而不是總指揮,就算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而失敗了,也是邁向成功前的經驗累積。
 
3.全程緊盯製作順序
當專心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如果有人在一旁緊盯著我們的一舉一動時,無形之中會倍感壓力。更何況孩子對環境覺察能力相當敏銳,若在製作過程中,爸爸媽媽總是在一旁叮嚀下一步該做什麼,什麼時候該怎麼做,讓孩子完全無法自主操作、飽受限制時,自然會在無形之中造成孩子的壓力。
 
澤爸表示,無論是經過設計而成的玩具,或是從無到有的手做玩具,有目的的遊戲或玩具,能培養孩子體驗挫折與自我挑戰的態度。
 
※原文刊載於2017年4月號362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