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怕安眠藥》失眠不可怕,要找對專家
安眠藥一點也不可怕,
可怕的是,你所知道的安眠藥知識,全部都是錯的!
 
認識藥,你才能控制藥。
給所有對安眠藥陷於又依賴又害怕痛苦中的失眠患者
徹底扭轉坊間對安眠藥的汙名。
讓你焦慮的,不是吃藥的副作用,而是無法控制藥物的恐懼!
 
別再受媒體「最新研究」推波助瀾的恐嚇了!
吃安眠藥會致癌?
吃安眠藥導致夢遊?
吃安眠藥容易成癮?
吃安眠藥會引發失智症?
吃安眠藥過量,會導致死亡?
 
如果上面敘述你都點頭,那你對安眠藥的認知,還停留在20年前!
 
2014年,台灣人服用的安眠藥創下 3億3千9百萬顆的紀錄,與前年相較,多出1200萬顆,相當一座雪隧的長度,但我們對安眠藥的知識卻遠遠不足,錯誤的老舊觀念,使得醫師小心翼翼開藥,病人吃得提心吊膽,結果,療效更有限。
 
現代人壓力爆表,失眠是大多數人的共同經驗。面對安眠藥,與其抱著錯誤認知服藥,或因恐懼而拒絕服藥,不如好好了解安眠藥。當21世紀已邁入第16年,我們對安眠藥的理解,更該徹底升級!
 
《別怕安眠藥:正確用藥,解除失眠魔咒》是杏語心靈診所院長陳俊欽醫師和賴奕菁醫師針對失眠患者所量身打造的一本書。在這裡,安眠藥首次得到了最公正的評價,最詳細的介紹,無論是它們的種類、成分、效果、服用方式,甚至病人在面對藥物時的心理,都有鉅細靡遺的剖析,不僅破除大眾多年來對安眠藥的錯誤迷思,失眠患者更可以正確地評估自己的需求,安心吃藥,找回美好人生。

 
 
失眠不可怕,要找對專家/《別怕安眠藥》推薦序
 
我的專業主要在老年精神醫學,雖是教授級,但為了增加看病品質,尤其看老人家更需小心翼翼,所以特別限診,因為我一直認為精神科醫師不能只是開藥而已,須詳細詢問其精神及身體症狀與疾病、服用藥物種類及生物、心理與社會之病因,且對患者及照顧者解釋病情並給予心理支持。台灣睡眠醫學會近年來多次全國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國內成年人睡眠障礙之盛行率約為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在緊急亂投醫及得來速之心理作祟下,很多國人長期服用並依賴安眠藥物,健保署也注意到此問題,而漸漸對安眠藥設限。睡眠問題在精神科門診是很普遍的,基本上大部分精神科或身心科醫師針對睡眠問題,會花時間詳細問診是何種睡眠障礙類型?有多久?有無服用過助眠或其他藥物?效果如何?是否併發精神疾病或身體疾病?有無特別壓力?甚至還問其工作性質、人格特質及家庭狀況等。有睡眠障礙抱怨之精神科初診病人,大部分在其他科醫師處已服用一段時間之安眠藥物,來看精神科門診的原因大部分是藥效不佳、有藥物副作用(夢遊、嗜睡及記憶障礙等)及擔心長期依賴藥物等。很多國人及有一些非精神科醫師對睡眠障礙了解不多,很容易就使用安眠藥物,殊不知,只要改變睡眠型態即可改善睡眠,例如:我常對老年患者說「白天要多運動、少臥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等之睡眠衛生方法。但是很多個性較急與完美主義者,無法忍受失眠,越想睡好越睡不好,就只好長期與安眠藥為伍了。另外,針對其精神疾病(憂鬱症、焦慮症、恐慌症、思覺失調症、躁症等)及身體疾病(疼痛、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胃食道逆流、心臟衰竭、慢性肺氣腫或支氣管炎等)對症下藥,就可避免長期服用安眠藥物。
 
所以睡眠障礙只是一種症狀的表現,這只是海平面上之冰山,如果只服用安眠藥物,只是治標,並不能治本,甚至產生很多問題。所以建議有睡眠障礙的人,不要急著服用安眠藥物,日夜作息要正常,白天尤其是早上多運動,下午以後少喝咖啡、茶與可樂等刺激性飲料,將主要睡眠與躺床時間放在晚上。如果睡眠障礙已成為困擾時,建議找相關專家,尤其是精神科或身心科醫師比較可以詳細評估並給予較正確之治療模式。
 
說實在的,剛接到邀約為這本書「別怕安眠藥」作序時,內心很掙扎,因為在忙碌的行程中,實在難以撥出時間。不過在看了這本書後,我很感動,這本書很貼近一般大眾的心理,也很符合大家的需求。陳俊欽醫師與賴奕菁醫師算是較熱情且較直話直說的中生代精神科醫師,他們長期與罹患睡眠障礙的患者相處,更可以了解這些患者的心理與安眠藥之使用情形。
 
這本書的特色是從對服用安眠藥的矛盾心情與汙名化開始,再談到一般人對服用安眠藥之忐忑不安,包括:會傷身體嗎?過量會致死嗎?會上癮嗎?會夢遊嗎?會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嗎?會致癌嗎?兩位醫師以其學術與臨床經驗詳細說明。另外,本書也談到服藥原則、針對特定族群說明,並細說安眠藥的種類與具有助眠效果之藥物等,內容非常完整實用,值得一讀。
 
賴德仁
中山醫學大學暨附設醫院 精神科教授暨主治醫師
台灣精神醫學會 理事長
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 理事長
台灣失智症協會 理事長
 
 
作者簡介
 
陳俊欽 醫師
 
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曾就讀於台灣大學法律系、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目前為精神科專科醫師,曾服務於台灣大學醫院、八里療養院、馬偕紀念醫院。長年對於藥物如何改變人們的主觀經驗與心理狀態,例如:個案如何看待「藥物」、這些看法、態度與反應又如何影響治療的效果感到興趣。十多年前成立杏語心靈診所,目前與近四十位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與精神科醫師,一同從事心理治療工作。
 
早期曾獲時報文學小說獎,文章散見於報章雜誌。譯有《牛津精神醫學》、《精神醫學精義》。著有《黑羊效應──心理醫師帶你走出無所不在的霸凌現象》、《幫他走過精神障礙──該做什麼,如何做?》、《熟年世代──最誠實的熟年心理與人生剖析》、《你可以不快樂》、《憂鬱與憂鬱症》、《戰勝躁鬱症》、《精神分裂症》、《別怕安眠藥──正確用藥,解除失眠魔咒》等書。
 
賴奕菁 醫師
 
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精神科專科醫師。於台北榮總精神部服務時,即投身科學研究,陸續發表數十篇學術論文於國際知名期刊,並取得醫學博士學位、部定助理教授證書。臨床資歷深厚,曾任慈濟醫院醫學部主任、玉里榮院精神部主任,長期鑽研藥物與各項精神疾患,目前服務於蘆洲福田診所、杏語心靈診所。
 
擅長傾聽與說故事,能將艱深的專業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文章。書籍著有《美麗心境界》《守護仁者心──助人者的心靈防護手冊》,平時筆耕於網路部落格「賴奕菁的精神科診所筆記」,商周良醫健康網。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