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類風濕性關節炎與標靶治療

類風溼性關節炎主要是侵犯關節,主要會有晨間僵硬,持續一個小時以上。典型症狀會有對稱性關節(關節滑膜)發炎,及關節腫大情形。類風溼性關節炎造成原因其實不明,臨床研究50%以上為遺傳基因因素,另外環境中的誘發因素,例如抽菸及牙周病也可能會引發自體免疫抗體產生。

類風溼性關節炎盛行率為0.8%至1%,嚴重併發症可能會導致關節破壞變形,會造成行動不便以致殘障。嚴重關節發炎併發症可能造成心血管疾病病變,同時也較容易患罹淋巴癌。

早期治療學術觀點有金字塔療法(由下往上),包含衛教、復健、藥物。傳統第一線藥物為阿斯匹靈及類固醇,接下來出現疾病修飾藥物改善病症,但仍有副作用。目前透過最新研究,發現某種蛋白質即是腫瘤壞死因子,會造成免疫系統失調,攻擊關節,因此有較新的標靶治療藥物(生物製劑)出現,可以讓病人有顯著緩減病症。也有針對免疫系統治療的各類藥物問世造福病友。國外研究生物製劑越早使用效果越彰,目前國內健保給予採傳統藥物半年以上未有效患者之給付費用。

醫師同時提醒病友,一定要規則就醫,因為類風溼性關節炎為慢性疾病,千萬不要因為暫時不痛就不再就醫。臨床上也有病人因採用抗腫瘤壞死因子藥物有明顯效用,目前病況良好,服用少量藥物就可維持正常生活。

20110819元氣生活901廣播專訪:馬偕醫院風濕免疫科 李修身主任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