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醫院、逛醫師誰之過

是舊聞也是新聞之有關病人逛醫師及逛醫院的醫療相關消息報導,所報信息中會給讀者一個觀念,就是這都是病人沒事做,所以喜歡逛醫院看醫師,都是病人的問題,難道真的只是病人的問題?醫療體系都沒有責任嗎?這是值得深入探討的一個重要問題,那到底病人逛醫師及逛醫院是何原因造成的?

民眾有身體不舒服要坐到醫師診間看病的過程,一般而言需要經過1. 不舒服先休息一下或先依過去經驗服用身邊存留的常備藥品;2. 若處理的結果效果不佳時,才會想到要找醫師幫忙診治;3. 去看醫師之前,會先想好自己身體有哪些地方有不舒服,這些不舒服中哪些是較為嚴重或擔心的;4. 同時也會猜想那項不舒服可能是何種的疾病;5. 這些不舒服症狀的可能疾病中,哪一種是最急迫或嚴重;6. 就依想到比較擔心的疾病,去思考要找哪一科醫師及到哪一家醫療院所;7. 經由各種管道探知所找的醫師及他所服務的醫療院所;8. 利用各方法或到現場掛到該期待醫師的門診;9. 先向公司機關請假而前來看診。這過程其實是不容易、有點複雜且耗時,甚至可能花許多錢,因為要花交通費用及損失全勤獎金等,有時還需要有家屬陪伴等,因此只是因為有空閒時間,就想往醫院跑,這其實是過於單純的看法。

民眾會逛醫師及逛醫院,除有嚴重生理疾病如癌症或慢性疾病末期外,大都是因為患有精神相關疾病為主,這些疾病的特徵是病人會有全身多重不舒服,去求醫的過程當中,病人及其家屬都會很關心想要將疾病治療好,醫師也很認真去為病人排除他們所擔心的疾病。由於病人會依症狀的嚴重或擔心程度,自行挑選所要看之自認為重要或主要的疾病,因此看診時經常只有表達想講的主要症狀,即使醫師很認真的詢問還有沒有其他症狀時常會說沒有了,或回答這個症狀已經很不舒服或很嚴重了等話語。醫師則會很仔細問民眾所講症狀的細節並使用 LQQOPERA 的病史詢問方式,且會站在病人角度幫忙安排要排除病人擔心的疾病之相關檢查。若證明有該疾病時,就開始相關治療;但若檢查正常,則在說明檢查結果後不再約回診、給予精神鎮定用藥或建議轉診其他科別,也就會造成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現象,而無法看到及治療病人疾病的全貌。

由於病人所患的是精神相關疾病,因此檢查結果雖然有時會有一些輕微的異常,但大都是正常,且身體的症狀雖經過醫師解釋並請病人放心,但病人的不舒服仍在,故同一症狀還會去看同樣科別的其他醫師,而那醫師可能是在其他醫院。此外,也因身體有多重的不舒服,故每一個不舒服都可能會聯想到一個不放心的疾病,尤其是看到親友同事或報章雜誌報導罹患某一疾病時,例如頭痛擔心腦長瘤、頸部痠痛就擔心是血液循環不佳或將中風、疲倦就擔心肝臟不好或下背痛就擔心腎臟不好等,因此會就每一個症狀到處求醫,去證實或排除所擔心的疾病,而造成逛醫師及逛醫院的現象。

若醫師對於精神相關疾病有更好的診斷與治療知識與技巧,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看診方式,避免只幫忙證明沒有他擔心的疾病,而會於看診時引導病人說出所有症狀而做出正確診斷及處置,就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看診及檢查,可替健保局省下許多醫療支出,也可為病人及家屬省下許多看診的時間及金錢花費,甚至精神上煎熬,因為每次檢查要等檢查時間、要忍受檢查不適且須等待可能有異常檢查結果的擔心等,這就需由醫師在職教育及病人衛生教育著手。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