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白內障生活增精彩
擺脫白內障,回復精彩視力,目前最好的治療方式就是進行白內障手術暨植入人工水晶體。

郭經理待在辦公室的時間居多,不定時會到各地出差,近半年,覺得視力大不如前,調整電腦螢幕的字級,從小字調到中字,最近又覺得吃力,怎麼會這樣,視力衰退嚴重?一位動了白內障手術交情匪淺的資深主管見狀,認為可能是視力退化的白內障,提醒及早給眼科醫師檢查。後經醫師確診為白內障,建議進行摘除手術及置入人工水晶體,只是挑選人工水晶體時,聽著醫師解說用眼需求,郭經理遇到了難題,不了解到底是要選單焦,還是全功能人工水晶體,雖然近距離用眼時間多,但經常看遠方的機會也不少,還好資深主管再度伸出援手分享植入經驗,終於讓他理解醫師詳盡解說的內容,最後他挑選了全功能人工水晶體,看遠看近都不成問題。

白內障不可逆 差別只在早或晚                                                                                                                                        
高雄長庚醫院眼角膜科主任郭明澤醫師表示,白內障是退化性疾病,每一個人幾乎都會發生,只是會因個人用眼習慣、眼睛或身體健康程度等因素影響,而有早、晚不同的差別,高度近視、有糖尿病或類風性關節炎等疾病需長期服藥,或者長時間低頭使用3C產品,又未能做好護眼工作,就可能是早發性白內障的高危險群,年紀輕輕就會出現水晶體混濁、變性的狀況,而作息規律、飲食均衡、重視護眼的人,即使七、八十歲了,依舊有可能保持良好的視力。

白內障是不可逆疾病,隨著年齡增長,每個人都會遇到,只因感受不同,對於如何面對的理解程度也會有很大的差異,有人並沒有覺得視力退化,而眼鏡度數短時間之內不斷改變,有人卻覺得視力比以前好,不用戴眼鏡一樣看到小字,但多數人開始覺得視線模糊,即使字體變大、燈光充足,還是有霧霧,看不清的情況。郭醫師指出,白內障是水晶體內的蛋白質變性,因為年齡增長,加上長期受到紫外線照射或近距離光源不斷刺激下,致使無法代謝或結構紊亂的蛋白質持續積累所引起,最初只是水晶體些許混濁、硬化造成屈光不正,最終則透光程度嚴重下降造成視力變得很差。

擺脫白內障,回復精彩視力,目前最好的治療方式就是進行白內障手術暨植入人工水晶體,郭醫師分析,白內障手術已經是成熟的眼科手術,除了摘除硬化水晶體的手術有創新穩定的技術以外,植入眼球的人工水晶體更是朝著量身定做的方向進步,不只要求矯正視力清晰,更進一步希望擺脫眼鏡的束縛。但每一個人的屈光及調視需求不同,有人有近視,有人有遠視,且多多少少有合併散光,雖然有人的散光很低,但老花的問題是每一位患者在白內障手術後必然遭遇的問題,目前皆有機會可以透過人工水晶體達到矯正的目的。

看遠看近一次看清 避免術後有落差                                               
無論白內障手術及人工水晶體的發展有長足的進步,但郭醫師更在乎的是患者在挑選人工水晶體時,除了要清楚了解每一款人工水晶體的作用,還須認知個人的用眼習慣,且需正確傳達給醫師確認,才能挑選出最符合自我視力的人工水晶體。「畢竟個人用眼習慣自己最清楚,如果沒有辦法釐清的話,反而會遇到術後期望落差很大的窘況。」曾經有一位女性病患,需要近距離工作,特別希望植入的人工水晶體一定要符合看近的要求,郭醫師不斷溝通遠距離的視力也非常重要,不能顧近不顧遠,術前還再確認要不要改變決定,最後還是挑選了單焦人工水晶體,符合她希望的近距離視力品質,患者未料術後的遠距離視力和期待的視力落差很大,還需再配戴一副近視眼鏡,此時方了解術前郭醫師的苦口婆心。

郭醫師解釋,如果是四、五十歲,中壯年族群,有近距離用眼習慣,又有到室外活動,參與社交、長途開車或運動的需求,可以考量多功能、多焦點的全能型人工水晶體,可以符合看遠、看近的需求,有機會不用再多帶一副眼鏡。

術後保養 小心謹慎為原則
接受白內障手術以後,視力恢復了,但一定要遵照醫囑做好防護措施,有助傷口早日恢復。郭明澤醫師叮嚀,患眼要包紮紗布一天,隔天再拆掉,之後要按時點藥,同時不要揉眼睛,不要碰到水或異物,避開趴睡或手術眼朝下之側睡,以免擠壓到患眼,更要避開任何產生碰撞的機會,如快速彎腰、蹲下來繫鞋帶或轉頭、急著下床的行為。接下來的一個月之內,不要有憋氣、用力的動作,抱小孩、或提過重物品都不適合。出門要配戴太陽眼鏡,可以多攝取含有葉黃素的食物或相關保健食品,提升眼睛健康之維護。

醫流角色 郭明澤醫師
現任:高雄長庚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經歷:
高雄長庚眼科住院醫師
美國眼科醫學會會員


資料來源:愛你眼睛健康雜誌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