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營養》期刊指出,在美國有四成的癌症病患死於營養不良,而非疾病本身。在癌症治療過程中,往往會使病人體重下降、食慾不振,再加上化療使人免疫力降低,感染風險大增,病人的營養狀況就會在此時達到低點,如再不改善此情況,病人身體會開始對蛋白質、脂肪、醣類產生代謝異常,形成癌症的「惡病質」。

「惡病質」是什麼?「惡病質」會使病人產生免疫功能下降、貧血、傷口癒合緩慢、療程受阻等現象,導致病人最終死於營養不良,而非病毒本身,且一旦「惡病質」產生,情況就可能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所以一旦被診斷出有癌症時,一定要好好吃,抵抗力才會夠,且不是吃多就好,吃對東西才是最重要的,但如果體重增加過多的話,也會不利化療的進行,那到底該怎麼吃呢?

三大飲食原則,增加自己的抵抗力

第一項原則,一定要均衡飲食

「天天五蔬果」聽起來很容易,但真正實際做到的人卻少之又少,且務必要「多樣化的均衡飲食」,換句話說就是什麼都要吃,全榖根莖類、奶類、魚肉蛋豆類、蔬果、水果、油脂等六大基本食物都要攝取,且要有足夠的量。

第二項原則,增加蛋白質、熱量的攝取

其中蛋白質的攝取要比患病前還要多出50%,因為人體許多部位皆由蛋白質所構成,而熱量則要多攝取20%,這聽起來很像增肥,但許多營養師都會建議病人在治療開始前先增重10%,先把事後可能會下降的體重補起來,有足夠的熱量才能提供身體能量,為抗癌打好基礎。

第三項原則,多攝取天然食物,取代單一營養劑

在天然食物中所獲得的營養素遠大於在營養劑中所能獲得的量,拿肉類來做比方,如果你想補充蛋白質,吃肉除了獲得蛋白質外,還能獲得維生素B、鐵等營養成分,但如果吃蛋白質營養劑,那所能得到的,就真的只有蛋白質了。

抗癌防癌大不同,千萬別搞混了

許多防癌的小方法,例如:多蔬果、少吃肉、低油脂、少熱量等方式,並不適用於抗癌!在文章中提到了,抗癌需要補充熱量及蛋白質,且務必注重多樣化的均衡飲食,六大類都要均衡攝取,許多人在得到癌症後會使用生機飲食,開始用水果及蔬菜取代油脂的攝取,但這樣可能會導致熱量不足,在抗癌時體力容易不夠。

也有許多病人因為抗癌時食慾不佳,改吃味道較清淡的燙青菜,這種飲食短期內還好,但就怕長期累積下來熱量不足,也會產生營養不良的症狀。所以,一旦得到癌症千萬別相信防癌的方式能夠幫助自己抗癌,務必要攝取足夠的熱量、累積體力、增強抵抗力才是抗癌良方。

本文摘自 2015/11/2 早安健康 曾啟翔整理編輯 三采文化《抗癌這樣吃。20年癌症病房營養師的飲食筆記》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