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生殖器6種好發疾病(下)
4陰囊水腫
根據醫學研究,男生約1%~2%會發生陰囊水腫,通常1歲前消失。如果1歲後仍未消失且水腫很大,建議就醫並會診外科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手術治療。

至於造成因素,當胎兒在母體內時,因鼠膝部的通道未關閉,造成胎兒腹腔內的一些水流進陰囊,而水未在陰囊關閉前回流至腹腔,因此積在陰囊。原則上,寶寶出生後5~7個月,水分會逐漸被陰囊吸收,如果1歲後仍未消失,可能需要手術將通道關閉。

症狀》陰囊腫大、透光
父母經常將陰囊水腫與疝氣混淆,對此,傅承偉醫師說明:「若是疝氣,腫塊可以被推回去,且有時會較大,有時又恢復正常。如果是陰囊水腫,腫塊無法被推回去且不會忽大忽小。」最簡單的判別方式即是拿手電筒照射陰囊腫塊,如果是陰囊水腫,照射時會透光,因為陰囊裡是水;如果是疝氣,照射時則不透光,陰囊為腸子。不過,超音波檢查是最準確的診斷方式。

改善方法》1歲後仍水腫,就醫評估
多數的陰囊水腫會在1歲內消失,如果超過1歲仍未消失,需評估接受手術治療。傅醫師進一步說明:「由於陰囊分成有相通性與沒相通性,若陰囊水腫沒有消失,代表陰囊跟腸子相通,若沒有開刀則容易併發疝氣。」而且,陰囊水腫的外觀較大,造成外傷的機率也較高。
 
5隱睪症
胎兒時期,睪丸位於寶寶的腹腔,約在孕期7~8個月下降至陰囊。醫學研究指出,足月生產的男嬰發生隱睪症比例約3.4%,早產兒發生隱睪症的機率高於足月兒。不過,多數男嬰出生後兩側睪丸會下降至陰囊,到了6個月時,隱睪症比例僅0.8%,若寶寶6個月時睪丸仍未下降,應至小兒外科或泌尿科檢查。

症狀》睪丸未降至陰囊
沒在陰囊發現睪丸,不見得是隱睪症,有時睪丸的位置較高,即睪丸在腹股溝還未下降;或孩子因為緊張或天氣冷而睪丸倒縮,出現「提睪反射」,因此,家長自行檢查時要稍微注意。

改善方法》寶寶6個月前手術
當男嬰到了3~4個月,睪丸仍未進入陰囊,且排除高位睪丸或提睪反射,傅承偉醫師建議,即早進行超音波檢查,以確認睪丸是否仍在腹腔內。一旦被診斷為隱睪症,最好在寶寶6個月大時至小兒外科就醫,並評估手術治療,以免腹腔的溫度較高而影響睪丸發育、製造精子的能力,甚至造成睪丸萎縮變性。
 
6陰唇沾黏
症狀》小陰唇黏連
陰唇沾黏即是女嬰的小陰唇黏在一起,陰道口看起來彷彿被封住。雖然陰唇沾黏的發生率不高,卻容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改善方法》塗抹藥膏
陰唇沾黏時,會開立含女性荷爾蒙的藥膏塗抹,以刺激小陰唇分開。父母也可在家自行檢查女寶寶是否有陰唇沾黏的狀況,傅承偉醫師解釋:「利用換尿布時,將寶寶的大陰唇撥開,如果發現小陰唇黏在一起,即可能是陰唇沾黏。」
 
養成好習慣,呵護寶寶的生殖器
日常生活中,幫寶寶清潔、呵護生殖器官時,應掌握哪些重點?以下提供給媽咪爸比作為參考。

保持清潔乾爽
寶寶解完便,應盡快幫他更換尿布、沖洗屁股,並稍微清洗尿道口,傅承偉醫師表示:「別使用肥皂過度清洗,以免產生刺激不適,甚至引起發炎。」若使用溼紙巾擦拭糞便,避免使用含化學藥劑或香精的溼紙巾,而清潔後應保持下部的乾爽。

選擇合適尿布
選用吸水性良好的尿布,並配合孩子成長而更換尿布尺寸。另外,如果天氣炎熱,應增加更換尿布的次數,避免引發尿布疹。

清潔包皮別太用力
男生包皮較長,家長清潔時應避免強硬將包皮推開,否則可能造成包皮裂傷,甚至感染。傅醫師指出:「試著每天洗澡時,稍微將包皮推到有點緊就停止。」每天做拉扯動作,可加速包皮鬆開,不過,要注意力道,別用力過度。

傅承偉
學歷:陽明大學醫學士
經歷:馬偕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馬偕醫院小兒腎臟科總醫師、馬偕醫院小兒腎臟科研究員
現職:新店耕莘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採訪撰文/魏婕綝
諮詢/新店耕莘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傅承偉
模特兒/活潑寶寶宇翔(人物與文章內容無關)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02-87735501)

*更多內容請參考:【媽咪寶貝】201510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
*【媽咪寶貝】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