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瘦 我也很煩惱啊!
學齡前的寶寶成長迅速,在這段發展的黃金期裡給予寶寶均衡的營養,是爸比媽咪們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偏偏,有些寶寶看起來就是比其他同齡孩子瘦小,家長也因為常被別人詢問:「小孩怎麼這麼瘦」、「到底有沒有好好餵他吃飯」而備感壓力。孩子過瘦的原因究竟是體質?還是吃得太少?爸比媽咪該如何幫助這群小寶貝健康成長呢?

寶寶看起來很瘦,是正常?還是疾病?
在《照著養,爸媽不緊張,寶寶超健康》一書裡,湯國廷醫師表示,一般來說,人天生就有高矮胖瘦的差異,身材並沒有絕對的好壞,但許多愛子心切的父母常會拿自己的寶寶與其他同年齡的寶寶相比,而忘了自己的寶寶是個獨立的個體。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長速率,應該關心的是,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寶寶是否有按照自己的生長速率在發育。寶寶的生長與發育是動態且連續的,爸比媽咪可利用《兒童健康手冊》內的生長曲線圖來觀察寶寶在一段時間內的動態生長變化。在營養門診中,常有家長會詢問:「寶寶現在的體重正不正常?」此時若能提供寶寶過去的生長曲線,醫師便可一目了然地做出判斷。

及早發覺生長遲緩現象
如果寶寶位於小於第三個百分位,或者一段時間突然下降兩個生長曲線,就要讓小兒科醫師做進一步的評估,看是否有生長遲緩的現象。不過,倘若寶寶一直維持著自己穩定的成長步調,就算一直保持在第三個百分位,也算是個正常個子較嬌小的寶寶。

身材瘦小3類型
1.頭小、個子矮、體重輕:
大部分是遺傳性的先天體質,基因染色體缺陷、神經問題、先天性代謝異常、先天性感染…等問題。

2.頭圍正常,但身高明顯比人家矮一截,體重較正常輕:
考慮是否有內分泌或骨骼生長異常,例如:馬戲團裡的侏儒即屬於這一類型。

3.頭圍與身高正常,但體重明顯較輕:
屬於營養不良,主要由於攝取量不夠(如偏食、照顧者疏忽…等)、消化吸收出了問題(如慢性腹瀉)、一些慢性疾病消耗太多的熱量(如先天性心臟病、肺結核、腎小管酸血症),或者熱量無法供給到周邊組織利用(如肝醣貯積症)。若此類型寶寶一直無法改善潛在原因,最後身高就會受到影響。

瘦寶寶的3大特徵
黃美智營養師指出,走在路上可以發現,現在的寶寶身材呈現兩極化,不是太胖就是太瘦,表示大家的飲食都不太均衡。根據臨床觀察,比較瘦的孩子常有幾個特性:
1.吃飯比較不專心
這群寶寶可能經常吃飯「配」電視,或是一邊用餐一邊玩玩具,因為少子化的關係,沒有人跟寶寶搶食物,所以往往每次吃飯都要媽媽餵,讓媽媽追著他們跑。

2.愛吃零食
有些寶寶正餐時間吃很少,但會在點心時間吃很多零食(如餅乾、糖果),或是愛喝含糖飲料,因此也就影響到下一餐的進食量,形成惡性循環。

3.吃不夠、胃口不好
很多孩子都會有偏挑食或不肯吃飯的現象,常令媽咪們十分苦惱,可能原因有很多,例如:先天味覺敏感(排斥特殊氣味、口味較重的食材)、對新食物的接受度低、身體健康因素、先前不良經驗造成恐懼、不愉快的用餐氣氛等,甚至有可能是父母本身就有偏挑食的習慣。

4.活動量大
活動量充沛的孩子,熱量自然也消耗得很快,如果攝取的熱量沒有達到相對應的標準,自然身體也較不易「長肉」。
 
如何判斷寶寶吃得夠不夠?
孩子瘦小真的和食量有關嗎?如何判斷寶寶吃的食物量究竟夠不夠?黃美智營養師建議,爸比媽咪可以先觀察寶寶每一餐的攝取量,以及他喜歡與不喜歡吃的食物是什麼,並且拍照做記錄。可以參考行政院衛生署所提出的「幼兒一日飲食建議量」,如果寶寶吃的份量夠,只是體質較瘦,便無大礙。如果仍有疑慮,也可以帶著紀錄至醫院的營養科看門診,讓專家評估寶寶每天吃得到底夠不夠。
 
過瘦孩子的飲食原則
孩子瘦小真的和「菜不好」或「爸媽沒有努力餵」有關嗎?在許多營養學專家都倡導不要逼幼兒吃飯的同時,父母究竟該怎麼做才好?

該勉強孩子吃飯嗎?
黃美智營養師認為,父母不應該用強硬的態度逼孩子吃飯,否則孩子反而會出現反抗的心理。有些媽媽總是不停追著孩子餵飯,即使非用餐時間也一直餵寶寶,等到了用餐時間,孩子當然還吃不下。比較好的方式是,用餐時間到了,就讓寶寶吃飯,如果他吃不下、不想吃,就收起來,讓他習慣用餐的時間,建立正確的飲食習慣。

10種方法,爸媽可以這樣做
1.改變烹調方式
如果料理的烹調千篇一律,孩子很容易膩,媽咪不妨可以利用可愛的模型,在飯的形狀上做個變化,或是裝飾成鮮艷的顏色,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一旦有興趣,就會比較有食慾。

2.建立正確的用餐禮節
教導孩子吃飯時要專心,坐在餐桌上用餐,不要開電視或玩手機、電腦,也不要給孩子玩具玩,讓孩子把專注力放在食物本身上。

3.3餐+2次點心時間
小朋友的胃比較小,因此除了3次正餐外,最好提供他一天2次點心的時間,但是在正餐的前2個小時,就要把點心吃完,否則會影響正餐的攝取量。

4.用餐時別罵小孩
有些爸媽比較心急,看孩子都不吃飯、只顧玩,就會加以責備,口氣上也會比較重一點,反而會讓孩子覺得吃飯變成了一種壓力,以至於更不愛吃飯了。

5.別用垃圾食物獎勵孩子
常常父母為了引誘孩子做某件父母希望他們做的事情,就會拿甜食、飲料等點心或速食來作為籌碼,但這些糖份、油脂高的食物,都會使孩子所攝取的營養不均衡,影響生長發育。另外,加工類的食品也應儘量少吃,多吃天然食物。

6.固定的用餐時間
孩子飲食習慣的養成很重要,從1〜1歲半起就可以開始培養,提供良好的用餐氣氛,讓寶寶學習用湯匙吃飯,一開始只要先給他少量食物。3歲後就可以開始訓練寶寶的餐桌禮節,用餐時間建議設定為30分鐘,不要餵了1小時還在餵,規定一個固定的用餐時間很重要。

7.吃健康的點心
用三明治、麵包、牛奶、果汁等較健康的點心,取代蛋糕、巧克力、奶茶…等較不具營養價值的甜點。

8.補充特殊配方營養品
如果孩子真的太瘦小、體重太輕,或食量真的很差,營養師可能會建議選擇適合孩童使用的特殊配方營養品,來做熱量及營養的補充。通常建議每天1〜2杯的量(市售的特殊配方營養品,一杯約230大卡熱量;一般低脂牛奶一杯約120大卡),補充孩子不足的能量。

9.參與食物準備過程
等孩子3歲以後,可以跟孩子一起準備食材,讓他參與食物的準備過程,小朋友只要有參與,就會很好奇煮出來的成品是什麼,對食物也就更感興趣了。

10.爸比媽咪以身作則
最重要的是,爸比媽咪自己也不能偏食,不要在孩子面前批評食物難吃、讓孩子有先入為主的成見,這麼一來孩子能從爸媽那兒接收到良好的飲食教育喔!
 
黃美智
現職:新店耕莘醫院營養師編訪撰文/陳映潔
諮詢/新店耕莘醫院營養師黃美智
參考書籍╱《照著養,爸媽不緊張,寶寶超健康》,新手父母
攝影/2026
梳化/Amber
演出/可愛寶寶:吳秉宸
學歷: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研究所

*更多內容請參考:【育兒生活】201510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
*【育兒生活】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