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口乾以為話講太多 竟是乾燥症作祟
「粉筆握不住,乾脆用抓的教課。」歷史老師王女士是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手指彎曲變形無法握筆,教書時更是經常口乾舌燥,以為是上課話太多,每天狂飲3、4公升的水仍口渴,就醫才發現併發乾燥症。
 
王女士說,其實年輕時手腕就經常紅腫疼痛,但都不以為意,直到痛到受不了才就醫,最後手指彎曲變形,無法握筆教書只好退休,病情一度嚴重到無法拿筷吃飯,現在穿衣服也只能選套頭的。她感嘆,要是能及早發現、好好治療,或許現在生活不用如此辛苦。
 
收治個案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文展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因自體免疫系統發生障礙,使體內滑膜長期處於慢性發炎,導致關節腫痛破壞,症狀包括關節疼痛、僵硬、腫脹,尤其早上起床時特別明顯。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全身性疾病!」蔡文展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有許多併發症,包括乾燥症、肺纖維化、間質性肺炎、雷諾氏症、中樞及周邊神經病變、動脈硬化、血管炎、淋巴癌等,半數患者容易併發乾燥症,罹患淋巴癌的機率更高出一般人7倍之多。
 
風濕病基金會台灣抗風濕病聯盟執行長、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長祐強調,目前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有多種藥物,包括類固醇、非類固醇抗發炎藥、抗風濕藥物、生物製劑及小分子標靶藥,只要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病情都能穩定控制。
 
蔡長祐提醒患者,目前達標治療建議為「1.2.3 守則」,每月回診1次、達成2個治療目標(低度疾病活動度DAS 28 ≤ 3.2、疾病達到緩解DAS 28 < 2.6),以及用藥3個月後未達目標,應告知醫師調整用藥。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