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Get!掌握孕期40週關鍵重點(Part5)
Week31
懷孕30週後,寶寶的胎動次數明顯減少,因此孕媽咪應特別注意監測胎動,目前國內外均採用12小時胎動計數,若在12小時間胎動達20次以上為正常。透過孕媽咪了解、掌握寶寶在子宮內的活動習慣,一旦有異狀發生,更能及時發現、及早治療。
 
Check!身體變化
前文提到,胎動監測為本週一大重點,產科醫師很可能要求您開始記錄胎動發生次數,若12小時內胎動少於20次,或1小時內胎動小於3次,可能代表胎兒有缺氧或正處於胎兒窘迫等狀態,應盡快尋求醫師協助評估寶寶健康安全。
 
寶寶的話
前幾週,我的皮膚還有些皺皺、紅紅的,但經過一陣子的努力,我累積了許多脂肪,讓手臂和腿等部位,變得豐滿均勻,當媽咪抱起我,才能感受到溫暖的分量。
 
本週小提醒
正常情況下,臍帶漂浮於羊水中,若臍帶長度過長、羊水過多或胎動過於頻繁時,易增加臍帶纏繞於胎兒頸部,形成臍帶繞頸。一般來說,臍帶繞頸對胎兒並無過大影響,但若繞頸圈數過多或纏繞過緊,可能使臍帶受到壓迫,導致胎兒面臨缺氧狀況。為避免寶寶處於窘迫情況,媽咪可透過觀察胎動次數,判斷寶寶是否安全,若胎動次數過少,應盡速請醫師協助處理。
 
Week32
母乳是上天恩賜的神奇禮物,經過研究顯示,接受母乳哺餵的寶寶不但罹患過敏機率較低,其中所蘊含的營養素也遠高過配方奶粉,因此,不少媽咪滿心期待母乳的生成。經過漫長的等待,孕媽咪的乳房開始分泌初乳,為即將到來的寶寶預備哺育安排。
 
Check!身體變化
在懷孕的最後幾個月,孕媽咪的胸部開始分泌初乳,象徵身體準備哺育寶寶的跡象,目前所看見的初乳,顏色呈淡黃色,並富含脂肪等營養物質,直到寶寶出生後幾天,真正的母乳才會出現。而在乳房分泌乳汁的過程中,媽咪可能感到程度不一的腫脹、搔癢感,建議勿過度清潔、刺激,並可開始著哺乳內衣,讓乳房維持在舒適狀態,也避免一般胸罩壓迫乳腺,阻礙日後乳汁分泌。
 
寶寶的話
距離出生的日子越來越近,我積極的訓練身體各部位機能,舉例來說,我的頭部已經會左右轉動;能透過膀胱循環羊水,其他器官如肝臟、肺臟等,也都快速的發展著。
 
本週小提醒
有些孕媽咪可能會遇到胸部開始滲漏乳汁的窘境,雖然豐沛奶水是寶寶的營養來源,但滲出的乳汁多少會令媽咪感到有些難為情,建議準媽咪可穿戴棉質溢乳墊,隔離於衣服與胸罩之間,幫助吸收溢出的乳汁。
 
Week33~WEEK34
好不容易擺脫的胃灼熱、便祕、痔瘡、頻尿等問題,在懷孕後期可能再度回鍋來訪,讓孕媽咪難以招架,但只要熬過剩下6週,就能開心迎接寶寶到來。而隨著迎接新生兒的時刻越來越近,可別忘了與丈夫討論寶寶出生後的規劃,例如聘請保母、命名、布置嬰兒房等,或許能分散對孕期不適症狀的注意力。
 
Check!身體變化
越接近分娩關頭,孕媽咪可能感到有些疲勞,也偶會發生暈眩的狀況,在這個階段,孕媽咪可大方的適時尋求協助,例如要從坐姿轉換站姿時,可請旁人攙扶,以免心臟、血管系統無法在短時間內接受身體改變,引起暈眩或頭昏症狀。另外,由於腹部負擔幾乎已達孕媽咪承受的極限,搭配使用托腹帶,可協助減輕媽咪負荷。
 
寶寶的話
為了提早做好分娩準備,我悄悄將頭部轉換成朝下的姿勢,以便進入骨盆腔,考量到媽咪生產時可能經歷的疼痛,我的頭骨仍保有柔軟、鬆動特質,如此一來,在經過媽咪產道時,更能伸縮適應狹窄空間。
 
本週小提醒
產檢時,準父母開始會留意寶寶胎頭的位置,由於胎位正常與否,直接關係到媽咪能否正常分娩,因此,孕媽咪本身應多留意,當遇見有疑慮的情況時,也可向醫師諮詢,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生產方式。
 
Week35~Week36
子宮現在已經到達肋骨下方,體積擴張至平時約15倍大,除了肋骨受到壓迫感到的疼痛之外,許多孕媽咪也開始感到子宮肌肉緊縮,是謂「假性宮縮」,然而,若您的收縮頻繁,有可能是早產徵兆。
 
Check!身體變化
規律且強烈的子宮收縮是臨盆的重要指標,但此階段出現的不規則隨機收縮,每次約持續30~60秒,通常透過走動、休息等方式能獲得緩解,意謂尚未準備好進入分娩階段。
 
寶寶的話
媽咪努力的攝取營養,讓我已經重達2800公克,幾乎塞滿了整個子宮,由於空間受限,無法大幅度的活動,但即使安穩的躺在子宮裡,我仍會偷偷練習吸吮手指,提早預習出生後喝ㄋㄟㄋㄟ的功課。
 
本週小提醒
進入懷孕36週後,寶寶隨時有可能來報到,因此夫妻間應暫時停止性生活,以免因子宮受到過度刺激收縮,造成引起早產的可能性。
 
Week37
妊娠37週以前出生的寶寶,稱為早產兒;37週以後出生,代表足月,意謂寶寶在身心等各方面狀態上,都已經準備好離開子宮生活。不過隨著醫療進步,早產兒的存活率相較於過去提升不少,通常懷孕25週後出生的寶寶皆有高度存活機率,透過醫療支持,有助於早產寶寶獲得良好照顧。
 
Check!身體變化
羊膜包圍著胎兒及羊水,一般來說,若非準備分娩或正在分娩,羊膜不會輕易破裂,破水後,會增加感染機會,甚至可能對胎兒造成傷害,因此,當孕媽咪感覺到到陰道有溫溫的水樣液體流出,應盡快至醫院報到,讓寶寶在安全的環境下分娩。蔡兆琮醫師提醒:「若不清楚只是單純的陰道分泌物或是少量的羊水流出,則可先臥床休息,與醫師連絡後再進行下一步的處理。」
 
寶寶的話
如果你是個細心的媽咪,在我出生前,可以先試著熟悉將會遇到的狀況,例如從書籍、雜誌中學習哺乳知識,或了解新生兒洗澡等流程,才不會讓我們初見面就在手忙腳亂的情況中度過。
 
本週小提醒
本週開始,產檢頻率調整為1週進行1次,透過頻繁的體檢,觀察、估計胎兒進入骨盆的狀況,以及胎位正常與否,透過專業醫師的細心照料,孕媽咪更能為即將到來的分娩關頭充滿信心。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