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 記者蔡明樺╱台北報導
 
大腸癌連七年居國人十大癌症之首,民眾聞癌色變,加上五十歲以上糞便潛血篩檢陽性者,可免費接受大腸鏡檢查,以致醫院大腸鏡檢查常「塞車」,台大醫院甚至要等三個月。醫界建議,應將大腸鏡患者分流到中小型醫院;衛福部回應,考慮以糞便潛血陽性新增患者為大腸鏡優先補助對象。
 
衛福部國健署二○○四年起,補助五十歲以上者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篩檢,該署組長吳建遠昨說,篩檢率現約四成,每年新增八萬名陽性患者,可免費做大腸鏡,及早防治大腸癌。 
 
病患逐漸年輕化
 
大腸癌患者逐年增加,國人對血便、腹痛等症狀警覺性提高,台大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邱瀚模坦言,糞便潛血陽性、有大腸癌家族史和定期追蹤患者太多,他最多曾一天做二十幾台大腸鏡,現預約仍得排到十月。
 
台北馬偕醫院胃腸肝膽內科主任王鴻源說,大腸癌隨飲食西化有年輕化現象,加上熟齡免費篩檢,馬偕台北和淡水院區現每月共做近七百台大腸鏡,較三年前增近三成。每台大腸鏡平均約三十到四十分鐘,若做無痛大腸鏡加麻醉約要九十分鐘,該院預約大腸鏡最久得等一個半月。
 
邱瀚模指,統計每一百個糞便潛血陽性患者,約五到六人會罹大腸癌;大腸鏡屬侵入性篩檢,加上大腸彎曲、皺摺多,風險本來就高,健保每台僅給付兩千兩百五十元,比非侵入性的心臟超音波還低,建議提高健保給付、擴充篩檢人力。 
 
少吃油炸多運動
 
國人偏好去醫學中心做大腸鏡,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理事陳冠仰醫師呼籲,區域醫院、地區醫院設備和品質並不差,政府可適度分流患者。吳建遠回應,將與健保署討論免費補助大腸鏡對象,以糞便潛血新增陽性患者為優先。健保署專門委員陳真慧說,會整體評估大腸鏡調高給付的急迫性、合理性。
 
陳冠仰提醒,少吃油炸高脂食物,多吃蔬果、養成運動習慣、控制體重,可降低大腸癌風險。邱瀚模籲父母有大腸癌病史者,四十歲起每五年做大腸鏡篩檢。 
 
大腸鏡檢查注意事項
 
◎曾有中風病史而服用抗凝血劑者,或術後腸道沾黏者,應由醫師評估是否適合做大腸鏡檢查
 
◎父母若有大腸癌病史,40歲起每5年定期接受1次大腸鏡檢查
 
◎做大腸鏡檢查前2∼3天須低渣飲食,有助腸道排空,提高大腸鏡檢查準確率
 
◎對麻醉藥過敏或有氣喘、肺部疾病者,不適合接受無痛大腸鏡檢查
 
◎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做大腸鏡檢查的設備和品質並不差,無須一定要去醫學中心
 
資料來源:邱瀚模醫師、陳冠仰醫師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