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嬰兒與寵物相處要訣(下)
》攻擊行為
當家裡有新生兒到來,父母不免擔心寵物會因吃醋、不熟悉而攻擊寶寶,曾文丁獸醫師表示,正常情況下,寵物因為長時間與人類相處,所以不太可能出現攻擊行為,除非是寵物本身缺乏行為規範,才可能出現失控狀況。曾文丁獸醫師說到,若是寵物有攻擊行為,一般來說,貓咪的攻擊性會比狗來得危險,主要是因為貓咪的唾液、分泌物容易造成人類過敏,因此,除了造成傷口受傷、感染之外,也可能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提醒家長應多加注意。
原則上,成貓不太會有主動攻擊行為,有時候反而是因為飼主過度干擾.才引發貓咪的激烈反應,曾文丁獸醫師提到,其實飼主寵物只要培養寵物和寶寶良好的相處模式,並給予適當行為約束,在家長可掌控的範圍內,便能避免攻擊狀況發生。
 
孕婦&寵物相處行不行?
許多人在婚前都有飼養寵物,然而,在懷孕後態度卻180度改變,因為擔心寵物影響孕婦及胎兒健康,而選擇放棄養寵物的事件時有所聞,其中,孕媽咪最顧慮就是弓漿蟲問題,下列將為孕媽咪說明弓漿蟲帶來的影響以及預防方法。
 
弓漿蟲帶來的影響
貓是弓漿蟲的主要宿主,以糞便為主要的傳染途徑,曾文丁獸醫師說明,弓漿蟲其實廣布在自然環境中,因此,貓咪若是有在外流浪或是食用生肉、生菜等,就有機會受到傳染,但一般飼養在家中的貓咪患有弓漿蟲的比例仍相當低。
正常人若是感染弓漿蟲,其症狀並不明顯,而且也不會對人體帶來危害,然而,孕婦若是在懷孕期間感染弓漿蟲便可能影響胎兒健康,天主教耕莘醫療財團法人婦產科主治醫師葉海健表示,弓漿蟲會經由子宮、胎盤傳直傳染胎兒,可能造成胎兒流產、畸胎或是造成智力、聽力、視力等障礙,所以在懷孕初期都會進行抽血檢驗,檢查孕婦有無抗體或是先天性感染問題等,如果媽媽本身已經有弓漿蟲抗體,就無須過度擔心。

若在懷孕期間懷疑受到弓漿蟲感染,葉海健醫師建議,可安排較詳細的檢查,如高層次超音波,檢查胎兒有無結構性異常(水腦症、小腦症等),並且進行密集追蹤。一般來說,高層次超音波都會安排在妊娠20~24周之間,若是胎兒真的有受到弓漿蟲感染影響,便可考慮中止妊娠。由於弓漿蟲是以糞便為傳染途徑,因此,注意衛生清潔非常重要,像是清理貓砂時可以請家人代勞,避免家貓出外流浪或是食用生食。曾文丁獸醫師補充,飼主也可以藉由血液檢查確認貓咪是否為弓漿蟲帶原,再評估是否需要進行治療。
 
孩子與寵物不可兼得?
寶寶出生後,將寵物送養或是將寶寶與寵物分開相處,類似事件在生活中屢見不鮮,對此,江昇峰醫師表示,並不需要特別將寵物與寶寶隔離,而且寵物與人長期相處之下,不太會有攻擊行為,惟需注意寵物的體型是否會帶來危險,如大型狗可能有壓傷寶寶問題,另外,幼貓活潑好動,有時候較無法掌握力道就可能有抓傷寶寶的意外發生,提醒家長們應特別注意。
 
寵物=過敏原?
以往都認為寵物身上的皮毛屑會造成寶寶過敏,但是根據最新研究指出,寶寶生活在有寵物的環境中,可減少日後過敏的機率,而且比起家中沒有寵物的孩子而言,更具有抵抗力。研究報告解釋,嬰幼兒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因此,提早接觸可能過敏因子,可幫助免疫系統熟悉,因此,當孩子長大後反而較不容易有過敏症狀。江昇峰醫師進一步說明,過敏其實也是一種文明病,常見到因為家長過度保護而帶來的反效果,其實不妨讓孩子試著和寵物共處生活,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幫助。

過敏,主要是來自遺傳基因,其次才是環境因子,假如爸爸媽媽有過敏體質,那麼孩子也會有很高的過敏機率,所以若是爸媽對寵物皮毛屑過敏,那麼就不建議寶寶和寵物接觸。江昇峰醫師說到,家長想確認孩子有無過敏體質,建議在3歲以後就可以到醫院抽血檢查確知有無過敏原。
 
嬰幼兒抓咬傷緊急處理
江昇峰醫師說到,家中嬰幼兒不慎遭寵物抓咬傷,建議當下可先用清水沖洗,初步觀察傷口後,進行簡單的傷口包紮,當天務必前往醫院就醫,並且由小兒科醫師檢查和處理傷口,以避免後續引發細菌感染問題,另外,若是被貓咪抓咬傷,也要特別留意後續的生理狀況,觀察寶寶有無發燒、疲倦以及食欲不振現象等。
 
愛牠,請守護牠一輩子
常見到寵物因家中出現新面孔,或是相處氣氛的改變,因而產生焦慮不安的表現,甚至是對寶寶產生敵意。曾文丁獸醫師解釋,在寶寶出生之後,家長往往會將注意力投注在孩子身上,家中寵物因而受到冷落、減少互動時間,其次是家長過度保護孩子,導致寵物與寶寶缺乏接觸與相處模式,這也間接造成寵物與寶寶之間的緊張關係。

曾文丁獸醫師說到,當寶寶出生回到家後,飼主對待寵物的反應不應過於冷淡或是激烈,重要是家中所有人的態度與做法必須一致,才不會讓寵物感到無所適從。當寵物主動接近寶寶時,不妨讓牠聞聞寶寶身上的味道,慢慢熟悉家中的新成員,等到孩子逐漸長大後,可給予適度的相處時間,有助於建立良好互動關係,曾文丁獸醫師提醒,上述假設前提必須在飼主可以掌控的情況下,才得以安全進行。

每隻動物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質,只要飼主肯多花一點心思,終能找到合適的相處模式。其實寵物就如同小孩子一樣,會有情緒性的行為表現,需要飼主的陪伴和關愛,因此,實在不應該為一己之私而犧牲長期陪伴的寵物。曾文丁獸醫師也提醒,家長若有任何問題,皆可依需求向專科醫師尋求協助,一同討論解決方法,而不是以棄養寵物的方式逃避問題。
 
曾文丁
學歷:臺灣大學獸醫系
經歷:臺灣大學附設動物醫院實習醫師、中華傳統獸醫學會會員、中華傳統獸醫學會中醫培訓班結業、AOVET小動物骨科專科班結業
現職:太樸動物醫院獸醫師
 
江昇峰
學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經歷: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總醫師、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遺傳代謝科臨床研究員、臺灣兒科醫學會會員
現職:宜蘭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葉海健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醫學士
經歷: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臺灣婦產科醫學會婦產科專科醫師、臺灣周產期醫學會會員周產期專科醫師、臺灣婦產科內視鏡暨微創醫學會會員
現職:天主教耕莘醫療財團法人婦產科主治醫師

採訪撰文/劉怡琳
諮詢/太樸動物醫院獸醫師曾文丁、宜蘭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江昇峰、天主教耕莘醫療財團法人婦產科主治醫師葉海健(依文中出現順序排列)
模特兒/漂亮媽咪秀容、溫柔爸比嘉鍵
 
*更多內容請參考:【媽咪寶貝】2015年6月號。http://www.mababy.com/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