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勝!化解孕期13大疑難雜症(Part 4)
常見困擾13 破水
進入懷孕37週,離寶寶出生的日子越來越近,若孕媽咪發現羊水流出,但未伴隨宮縮,應前往醫院評估。陳菁徽醫師表示,雖然羊水流出不一定會影響到生產,但透過醫療協助可以提供催生藥劑,幫助媽咪產程更順利。萬一破水發生在懷孕37週之前,則較令人憂心,孕媽咪應維持平躺姿勢,避免再讓過多羊水流出,並請求家人協助,請救護車前來支援。
 
緩解小妙方
陳菁徽醫師提到,如果破水狀況發生在早期,胎兒的存活率會較低,一般來說最常見的處置為安胎,盡量讓寶寶待在子宮內,以免因破水引發合併感染問題,除此之外,考量到寶寶在37週前尚未發育成熟,為了提供胎兒最妥善的處理,會請小兒科醫師共同協助照顧母嬰健康,例如服用安胎藥的同時,補充抗生素及類固醇等藥物,找出最適合媽咪與胎兒的治療計畫。
 
聽從建議,孕期更順利
以上列舉出的13項症狀,有些會對母嬰健康造成嚴重影響,有些則為非病症但困擾許多孕媽咪的問題,為了能降低孕期出現不適感的機率,陳菁徽醫師與江惠琴營養師也特別提出些許建議,幫助孕媽咪們安然度過孕期,開心迎接寶寶降臨。
 
把握飲食正確觀念
吃得健康是孕期飲食的最佳準則,優質的營養不但能讓寶貝頭好壯壯,也能讓媽咪在產後更快恢復好身材。江惠琴營養師指出,若媽咪們孕前的身體質量指數(BMI)落在正常範圍(18.5~24.0),第一孕期僅需增加2公斤;第二孕期每個月約1至1.5公斤,第三孕期則每兩週約增加1公斤,整個孕期的體重應控制在10~14公斤以內。陳菁徽醫師也提到,孕媽咪吃進肚子裡的食物,要負責胎兒的營養供給,因此身負重任,如油炸品、甜食等,熱量既高又不營養,多吃無益,不但不會幫助寶寶發育,還會讓多餘脂肪遺留在媽咪身上,非但不健康,還可能影響產程順利。
 
放鬆心情,量力而為
孕產過程對女性而言是喜悅與不安交織的階段,尤其初產婦在進行心境上的轉換時,面對自己將要成為母親角色,想像日後照顧寶寶的過程,可能感到焦慮,有些媽咪甚至產前就有些微憂鬱傾向,當產後面臨擠奶、照顧寶寶等難關時,挫折感更劇烈。此時丈夫及家人的角色非常重要,若能適時提供媽咪安慰與鼓勵,無論對孕婦或寶寶來說,都是最安心的肩膀。陳菁徽醫師呼籲,許多媽咪會因母親職責感到過大壓力,讓自己時時處於情緒緊繃狀態,其實只要維持舒服、自在的生活步調,凡事量力而為、讓自己獲得喘息的時間,就能減緩焦慮感。除此之外,為了避免產後突如其來的手忙腳亂,也可透過報名爸媽教室、閱覽育兒書籍等方式,多吸收知識,建立心理準備,提前體會扮演父母的感覺。
 
定期產檢,追蹤母嬰健康
每一次的產檢對孕媽咪及寶寶來說,都是提升健康保障的機會,若能遵守產檢時程表,一方面能在黃金時間中發現母嬰異狀、及時找出治療方式;亦能讓媽咪一步步加深與寶寶的親子連結。陳菁徽醫師提及,對高危險妊娠孕婦而言,產檢是保障母嬰健康的重要環節,隨著孕媽咪的年齡不同,各縣市政府針對產前健康皆有提供程度不同的補助,建議孕媽咪可進一步了解詳情。
而產檢過程中,高層次超音波是所有孕婦都會進行到的項目,但前陣子新聞卻因此沸沸揚揚,有些人認為照射3D超音波次數過多,恐影響胎兒,對此陳醫師釐清:「婦產科醫學會認為,胎兒一定要進行高層次超音波檢查。」所謂高層次超音波即為Level 2的超音波檢查,一般初級超音波僅檢查胎兒的體型大小、心跳、羊水量等基本項目,但高層次超音波卻能將胎兒的器官、結構等身體各部位從頭到尾詳細篩檢;而3D、4D超音波則是利用無數超音波影響組合出立體影像,模擬呈現寶寶的五官,讓父母有機會提早見到寶寶,基本上不具備診斷功能。若爸比媽咪因新聞報導感到擔憂,陳醫師表示:「只要3D超音波照射的時間不要過久(1小時內),也避免於寶寶20週以下照射,基本上不會造成影響。」最後,陳醫師提醒,通常在妊娠20~24週左右,是胎兒大小及羊水量適中的時機,此時能較清楚看到寶寶的腦內結構及心臟血管等處有無異常,爸比媽咪應把握黃金時間進行高層次超音波篩檢,開心無虞的期盼新成員到來。
 
陳菁徽
學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臺大-復旦EMBA境外專班碩士、樹德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博士、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
經歷: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部住院醫師、外交部國家合作基金會瓜地馬拉行動醫療團、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部總醫師、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部研究醫師、臺灣婦女健康學會副秘書長
現職: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部主治醫師、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婦產學科部定講師、臺灣婦產科醫學會公關委員會副召集人、臺灣婦產科醫學會會員代表、禾馨醫療系統醫療顧問
 
江惠琴
學歷:中山醫學大學營養科學研究所
經歷: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
現職 :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
 
採訪撰文/許家寧
諮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菁徽、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江惠琴
模特兒/漂亮媽咪Shelly
梳化/萬紫雲
攝影/檸檬巷館

*更多內容請參考:【媽咪寶貝】2015年5月號。http://www.mababy.com/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