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肝存活率 台灣領先全球

肝病被喻為台灣國病,全台B型肝炎帶原者達兩百多萬人,一旦發生肝衰竭或猛爆性肝炎等,只能透過肝臟移植延續生命;而台灣的肝臟移植存活率高居全球之冠,國內肝臟移植權威、高雄長庚醫院院長陳肇隆認為,健保制度與肝癌降級治療,應是台灣換肝存活率領先全球主因。

陳肇隆對於肝癌治療的趨勢觀察,已收錄於「醫界九大權威:癌症真的能預防」新書中。他昨天在中廣「活力台灣─健康生活新主張」節目中,接受主持人、前衛生署長葉金川訪問時表示,台灣換肝五年存活率為百分之八十二,美國則是百分之七十八,在所有器官移植中表現優異。

「使用筷子的民族,比使用刀叉的民族雙手更靈巧,」陳肇隆說,健保署對肝臟移植有明確規定,二○○六年前採用米蘭標準,即單一腫瘤不超過五公分,多發腫瘤不超過三個、最大腫瘤不超過三公分,才可進行肝臟移植。不過,二○○六年以後放寬標準,健保署改用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標準,也就是單一腫瘤不超過六點五公分,多發腫瘤最大不超過四點五公分,讓更多肝癌患者可做肝臟移植手術。

另外,高雄長庚正在發展的「降級治療」,也就是經動脈血管栓塞或射頻消融,讓腫瘤縮小到符合換肝標準,再進行移植手術。陳肇隆認為,這也是國內換肝成功率高的關鍵要素,追蹤十幾年經降級治療成功的個案,多數未再復發。

「活體肝臟移植技術要求較其他器官嚴格,但在免疫上反而較寬鬆。」陳肇隆指出,只要血型符合,例如O型血可以捐給所有血型,即能進行肝臟移植,所以國人接受度高;他常在門診中看到患者帶著兩三位家人一起評估換肝手術,而且隨著藥物進步,即使血型不符也可肝臟移植。

台灣肝臟移植技術揚名海外,至今訓練逾二百五十位來自各國的肝臟移植醫師。大陸今年起禁用死囚器官,發展活體肝臟移植已成首要之務。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