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孕婦牙結石清除 健保有給付(下)
6.牙周病
病人如果口腔衛生不好,造成口腔內牙菌斑及牙結石的堆積,革蘭氏陰性菌、厭氧菌會黏附在牙周組織上,造成牙齦發炎、牙周支持組織的破壞,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最後導致牙齒脫落,甚至需要拔牙,可見牙周病可包括牙齦炎及牙周炎。
 
在臺灣牙周病的罹患率約佔總人口的90%,其中2/3為牙齦炎,而1/3為牙周炎。牙周病不只影響牙齒,更嚴重會影響我們的健康。牙周病菌不只會停留在牙周組織而已,一旦從牙齦微血管入侵血液,便會慢慢侵襲全身各部位。
 
牙周病會傷害血管,造成動脈硬化、心臟疾病、糖尿病惡化、胃潰瘍、胃癌、肺炎、阻塞性血栓血管炎、風濕病等全身性疾病。
 
牙周病是口腔內的疾病,存有牙周菌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滋長幽門螺旋桿菌及其他胃的壞菌,最後發展成胃潰瘍,甚至胃癌。牙周病會引起老年人的誤嗆性肺炎。牙周病菌會導致免疫失調,造成風濕病。
 
孕婦如果罹患牙周病,容易併發早產、生下低體重兒、流產、子癇前症,而早產與子癇前症是導致周產期母兒罹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牙周病如經牙周病醫師確診後,可依其嚴重程度來進行治療,治療的方式有保守性的深度牙結石清除,或是更深層的牙周翻瓣手術,去除牙菌斑等致病因,目前也有牙周再生手術可進行,倘若牙周病的破壞已經非常嚴重,也可選擇拔牙、植牙來重建。
 
7.牙痛
牙痛有兩大原因,一為牙齒本身有蛀蝕而疼痛,另一則由於支撐牙齒的牙周組織發炎而疼痛。應立即到醫院看牙醫師尋求診療。若半夜疼痛,可先服用鎮痛劑或口內含冰之類的冷涼東西,可以緩解疼痛,也可用牙刷仔細刷痛處,或用其毛尖清除蛀牙洞的堵塞物,隔天再到醫院看牙醫師作進一步的治療。
 
孕婦如何安排牙齒的檢查與治療?
孕婦的牙齒保健觀念宜「預防重於治療,治療重於拔牙」,所以在計畫懷孕之前,要先做全口的檢查、清潔、與衛教,需要治療的先做完再懷孕。
 
一旦懷孕後,一般的牙科檢查還是可以執行。即使需要打局部麻醉藥也無妨,因為局部麻醉藥並不會通過胎盤而影響到胎兒。
 
至於牙齒的X光檢查,不會朝向腹部內胎兒直接照射,而且X光總曝劑量不會超過危害劑量一5至10雷得(rad),再加上照射X光時都會用鉛衣防護,所以不會對胎兒造成影響,至於用藥的問題,抗生素中除了四環黴素、氯黴素及鏈黴素外,一般牙科所採用的抗生素及止痛藥如普拿疼等對胎兒是安全的。
 
對於比較複雜的牙科治療會等產後才做;若非得做治療時也會選擇在懷孕中期(四到六個月)最穩定的時候動手;懷孕前期(一到三個月)胎兒在分化較不穩定,怕引起流產及懷孕後期(七個月到九個月)怕導致早產,較不建議做治療,通常牙醫師會慎選時機、會先以適用的藥物來緩解,請孕婦不必操心。
 
NEW!健保給付孕媽咪牙結石清除
中央健康保險署有鑑於孕婦口腔保健的重要,從今年起新增「懷孕期間婦女牙結石清除」項目,除了每六個月一次口腔照護外,孕婦可再享多一次牙結石清除服務,最短間隔為三個月;對於非孕婦女的「牙周病支持性治療」、「特定牙周保存治療」,今年也都納入給付,請多加利用來維護妳的牙齒健康。當然飯後刷牙並使用牙線潔牙,維持良好的潔牙習慣也是妳個人需要配合的預防保健工作,能如此妳的口腔健康方能維持較佳的狀況。
 
徐弘治
學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經歷:長庚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庵君婦產科院長
現任:臺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博仁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臺北醫學大學兼任婦產部臨床副教授
 
文/臺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徐弘治
輯/吳慧敏
模特兒/氣質孕媽咪高雅琪
梳化/蔡琇惠
攝影/BabyPure寶寶專業攝影
 
*更多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2015年3月號。http://www.mababy.com/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