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t Know!孕期飲食地雷(上)
懷孕過程中,飲食攝取一直是孕媽咪們相當重視的大關鍵,吃得少擔心寶寶營養不足、吃得多又擔心多餘的體重賴在自己身上甩不掉;吃得好擔心補過頭、吃得差又擔心健康出狀況!到底要如何調整飲食,才能吃得又巧又好?
 
懷孕期間飲食重點
許多人認為「寶寶在媽咪的肚子裡,吃下去的營養要分配給兩個人,所以食物攝取分量要加倍。」馬偕紀念醫院營養醫學中心營養師許碧惠釐清,懷孕初期孕媽咪只要維持平時飲食的分量即可,不須特別增加進食量,待懷孕進入中後期,每天也僅需要增加300大卡的熱量及10公克蛋白質,並非吃得越多對胎兒越有益。
 
吃得飽不如吃得巧
若孕媽咪在妊娠期間飲食肆無忌憚,可能會使孕期體重增加過多,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可能是因為平時飲食攝取的3大營養素比例失衡,所謂3大營養素包含「醣類、蛋白質、脂肪」,一般人普遍喜愛高糖或油膩的食物,蛋白質的攝取卻不足,因此平時一定要注重營養素的攝取比例,盡量均衡飲食,才不會導致「胖媽咪、瘦寶貝」的狀況。
 
飲食NG模式點點名
然而,不少孕媽咪心中都對孕期的飲食原則存在滿心疑慮,例如曾聽聞懷孕期間不宜食用甜食或不宜亂進補,這些說法真有其根據嗎?快來檢視自己平時的飲食狀況是否順利過關,或是在不知不覺中踩到NG地雷!
 
NG──喜愛高糖飲食
所謂高糖飲食指的是「糖類」攝取過量,而非「醣類」。隱身於全穀類食物中的「醣類」對孕媽咪而言是非常優質的營養素,但躲藏在精緻食品身後的「糖類」卻是一大NG地雷。糖類除了容易導致孕媽咪肥胖外,吃下過多糖分還可能使胎兒體重過重,增加剖腹產風險。
 
NG──鹽分攝取過多/過少
孕媽咪在妊娠後期由於腹中胎兒體型逐漸增加,使下肢負擔增重,經常為水腫問題所苦,輕微者可能僅有腿部腫脹感,但嚴重水腫的孕媽咪甚至連鞋子都穿不進去,此時若孕媽咪仍維持重口味的高鹽飲食,會使水腫狀況更加劇。
 
許碧惠營養師說明,吃得太鹹會對孕婦體內造成負擔,但若完全不吃鹽巴,則可能會使胎兒缺「碘」。
 
營養師進一步補充,碘的來源主要為鹽巴及鹹水海域內的海鮮、海藻類,若孕媽咪平時鮮少吃海鮮,鹽分又攝取不足,可能會因缺碘而損害胎兒腦神經發展,導致寶寶智商受影響,建議孕媽咪在購買食鹽時可看清標示,選購含碘成分的食鹽入菜。
 
NG──鈣質不足/過量
根據統計,國人每日應攝取的鈣含量普遍不足,而具有孕育胎兒責任的孕媽咪,更是嚴重缺鈣,許碧惠營養師分享,在替孕媽咪設計菜單時,一定會特別注重鈣質的補充,例如一天應攝取2~3杯奶類,也會盡量揀選鈣質含量高的食材,讓身體維持足夠的鈣質,不但具有安神助眠的效果,還能緩解妊娠後期抽筋的困擾。
 
不過,有些孕媽咪若選擇以鈣片補鈣,則要小心不要補過頭,如果盲目、過度補鈣,就會造成胎兒鈣吸收過量,導致前囟門提前閉合,使智力下降。
 
NG──大量進補過頭
不少孕媽咪求好心切,希望能在孕期替寶寶補足元氣,因此將補藥照三餐喝,但曾有案例為孕婦進補過頭,喝了太多藥酒,反而造成流產的悲劇。而很多人認為懷孕時應多服用四物湯、十全大補湯等,事實上每位孕媽咪的體質不同,適合服用的補藥也會有所差異,建議在進補前可以先徵詢醫師。
 
NG──無限暢飲咖啡因
舉凡咖啡、可樂、紅茶等飲品皆含咖啡因在其中,提醒孕媽咪,由於咖啡因具備提振精神的效果,除了可能使孕媽咪們情緒亢奮導致失眠,亦可能影響到胎兒,使之產生躁動。
 
且攝取過量咖啡因還可能引起如頭痛、心血管疾病等血壓問題,還會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一般來說,孕期攝取咖啡因的量,應控制在一天250c.c.以內,建議若孕前習慣一天喝2、3杯以上含咖啡因飲品的孕媽咪,可以減少數量至一天0.5~1杯,或選擇如咖啡與牛奶混合的拿鐵等,稀釋咖啡因濃度,才能避免身體狀況亮紅燈。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