釐清3大過度保護迷思(上)
現代人孩子生得少,因此在帶養過程父母總是格外小心,舉凡生活周遭環境清潔,甚至是孩子平時的穿衣哲學,父母無一不悉心照料。雖然凡事講究,乃出於一片好意,但若過度保護孩子,反而會使他們如溫室裡的花朵般,不堪現實環境的衝擊。
 
無菌、防蟎、穿太多
當寶貝的湯匙不小心掉落在桌上,您會緊張兮兮的立刻將餐具拿進廚房重新高溫消毒嗎?當寶貝接觸到絨毛玩具打了個噴嚏,您會二話不說的將家裡所有毛絨絨的物品全部銷毀嗎?當寶貝手心溫度稍低,您會趕緊替他添加大量保暖衣物,將他包得密不透風嗎?若您符合上述幾項指標,就該想想自己,是否屬於人們口中「過度保護孩子」的家長之一。
 
迷思1:無菌空間,杜絕生病?
我們都知道清潔、衛生與健康的關連,因此在照顧稚嫩的新生兒或幼兒時,每位新手家長無不使出渾身解數,想要避免寶貝接觸細菌或遭受感染。但您知道嗎,事實上並非所有的細菌都會導致疾病發生,而且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細菌、病毒等正是小寶貝獲得免疫力的來源。
 
生活處處是細菌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是肉眼看不到的細菌,人體內也存在著數不清的細菌,舉凡皮膚、口腔鼻腔黏膜、或腸道中都含有大量的細菌,然而這些細菌包括好菌與壞菌,不一定完全只會帶來壞處。
 
寶寶1歲以前的免疫力來自母體及母乳提供,由於自身免疫功能尚未發展完全,因此如奶瓶、奶嘴等用品一定要先消毒過後再使用,但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免疫功能也會茁壯,1歲之後處理孩子的用品只要符合健康、衛生的原則即可。
 
矯枉過正Yes or No
然而,儘管保持乾淨、講究衛生是好事一樁,卻有不少父母出現矯枉過正的行為,例如任何物品都一定要經過高溫或紫外線消毒後才提供給寶寶使用,或是將家裡所有的洗潔精都更換成標榜防蟎、抗菌的產品,讓人不禁懷疑是否真有其必要?
 
市面上的抗菌產品的確能降低細菌孳生機率,但同時也會令人憂心化學藥物的殘留。以嬰幼兒用品而言、這些製劑並不是那麼必要。
 
因此對於孩童的照顧,家長不用過度的想要達到無菌的狀態。適度的細菌暴露可以啟動孩子的免疫系統產生抗體。
 
然而為了避免疾病發生,保持環境清潔與良好的衛生習慣還是很重要的,舉例來說,維持空氣的流通以減少疾病的傳染; 控制家中的溼度以減少過量的黴菌繁殖;處理食物或用餐前一定要洗手。

適度接觸細菌Don’t worry
羅玉芳醫師指出,基本上我們在生活中所面對的大部分病毒、細菌,寶寶都會藉由接觸而產生抗體,就如同疫苗的原理。
 
人體的免疫系統在遇到第一次碰面陌生的細菌或病毒時會形成記憶但產生抗體的速度慢。然而之後再次遇到這個病菌時就會立刻排山倒海的產生抗體來制伏。
 
因此寶寶不須完全處於無菌的空間,透過讓寶寶接觸生活環境中的病毒、細菌進而產生與之抗衡的抵抗力與記憶力,小寶貝就能擁有好的免疫力。
 
迷思2:營造零過敏原環境?
嬰幼兒過敏的機率一直不斷提升,也讓所有家長傷透了腦筋,每每看著孩子搓揉搔癢難耐的鼻子或無止盡的打噴嚏,都令父母們心疼極了。為了改善寶貝的過敏情況,不少父母費心經營零過敏原的環境,但這樣的作法真的可行嗎?
 
引起過敏的主因
若父母本身為過敏體質,孩子過敏的機率也會提高,除了遺傳性的基因因素之外,飲食也是造成幼兒過敏的一大主因,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例如帶殼海鮮、蛋、特定水果如芒果、奇異果等。
 
此外,環境因素也可能誘發過敏反應,例如臺灣空氣品質較差,或幼兒平時活動的環境存在較多塵蟎,都可能會使孩子的鼻腔黏膜受刺激,因而出現過敏的症狀。
 
無法隔離所有過敏原
為了讓孩子降低過敏機率,有些家長會隔絕寶貝與絨毛玩具、寵物接觸的機會,對此羅醫師說明,早晨與夜晚通常是孩子過敏情況較為嚴重的時段,而幼兒在這兩個時段內頻繁於客廳及臥房內活動,經常會接觸到抱枕、玩偶、地毯、窗簾等,這些家飾由於不易清潔,在經年累月之下會累積許多塵蟎。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