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報導】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張耀懋/專訪】

宋瑞樓,這個名字,在過去數十年、未來百年,註定與台灣肝炎畫上等號。
他被譽為台灣肝病之父、台灣消化內視鏡之父;他首開國內胃鏡檢查先河,完成第一例人體胃部檢查,後來還引進精密儀器,進行胃潰瘍、胃炎、胃癌鑑別診斷,開啟早期胃癌探討。

肝炎聖戰 國際發光

肝病侵擾中國人數千年,宋瑞樓的肝炎血清研究真正拉開全面對抗、預防與治療的長河;台灣肝炎聖戰的英名在國際發光發亮,肝炎研究這一門系,徒子徒孫連同他,已出了陳定信、廖運範及陳培哲四位中研院院士,是醫界中最興旺的院士家族。

在那個還搞不清肝病還有分不同型別的時代,台灣幾乎每幾人就有一人曾是肝病患者。因此,宋瑞樓對肝病研究動心起念。加上實習時,聽到許多病人稱讚內科,生化研究也活潑有趣,讓他決定投入。

分食概念 預防肝病

當年做肝炎研究,雖都在實驗室工作,卻不輕鬆。除了抽血、還要驗病患大小便、抽胃液等,全是小醫師操刀。宋瑞樓前面兩位前輩因工作負擔重全都落跑了,宋瑞樓就一肩承擔。也幸好他咬牙苦撐,才能有最紮實的訓練,造就他在肝炎研究上的宗師地位。

中國傳統社會將肝病歸咎於勞累,即使現在,很多醫藥廣告中,還是以消除疲勞為肝病治療的訴求。宋瑞樓的血清研究基本上切斷了「勞累」與「肝病」的必然關係,同時也將「分食」概念帶進肝病預防領域,後來盛行的衛生筷與公筷母匙,都間接來自宋瑞樓的功勞。

「我看到不少病人,來就已是末期了。」宋瑞樓每想起這些病患都很感慨,「如肝硬化,幾乎都已經是大肚子、有腹水的,我都沒辦法治療。」但是,A型肝炎血清檢查,可以在未發病前就確認,提前治療。

推動接種 控制B肝

宋瑞樓的肝炎血清研究,界定B型肝炎的體液傳染途徑,另發現本土B肝患者多經由母體垂直感染,再經大弟子、也是中研院院士陳定信發揚光大,師徒共同推動的B型肝炎疫苗大規模接種,雖然有些雜音,但確讓台灣B肝得以控制下來。

宋瑞樓對研究及醫療工作的執著,也成為後輩的典範。

「宋教授!」他用口吸A肝患者血清,因太專注了,聽見有人喊他,猛回頭、一分神,就不小心把血清吸到嘴裡,兩周後出現急性肝炎症狀,40多年後,他的體內還有A肝抗體。

「以病患為尊!」是宋瑞樓最念茲在茲的身教。陳定信回憶,當年有一病患手頭不寬裕,身上僅300元,扣掉車費只剩280元,宋瑞樓當場要學生回答「剩餘的錢會做哪些檢查?」透過問答互動,讓學生設身處地,給予病患最必要的檢查及醫療處置。訓練學生 啟發動腦

 

有次宋瑞樓巡診,一旁學生報告病人肚子痛,他一聽很不高興,當場問對方是什麼樣的痛?陣痛或絞痛?何時痛?怎樣痛法?哪種姿勢最痛?飯前與飯後的疼痛差異?他認為醫師必須仔細詢問病史,「花三分鐘,怎麼看病?」

宋瑞樓喜歡啟發學生動腦,一旦犯錯或答案不適當,他也不罵人,反而會怪自己「沒教好。」陳定信記得有位女同學曾被問哭了,宋說「不好意思,不是故意把妳弄哭,但我下次照樣問。」嚴格是為了讓學生記住、不再犯錯,成為一名好醫師,以免日後害人,因為「吃虧的永遠是病人」。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許金川說,宋瑞樓視醫學為良心事業,看到健保制度下,醫病緊張關係與疏離,他非常自責,認為自己沒把學生教好,口中常掛著要「切腹自殺」。

另一名大弟子、中研院士廖運範說,宋瑞樓啟發式教學奠定紮實基礎,「老師不會拉著你的手走,不會為你鋪路,可是適當時機、不著聲色的提問,關鍵問題提醒你注意研究進度及方向。」

94歲仁醫 伉儷情深

事業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有默默付出的偉大女性「父親與母親感情很深厚。」宋瑞樓二女兒宋文玲說,母親全心全意照顧父親,還扮演父女溝通橋梁。宋瑞樓的小舅子、醫師公會全聯會前理事長吳運東也說,堂姊已80多歲,仍一直照顧94歲姊夫。宋文玲說,父母互相扶持,彼此感謝,母親曾開玩笑說「下輩子還要在一起,但男女角色互換。」

走過近一個世紀,94歲的宋瑞樓,是傾一生之力,讓台灣更健康的仁醫。

宋瑞樓小檔案

1917年,出生於新竹縣、客家籍。祖父宋六成取名宋瑞樓。

1946年,擔任台大醫學院助教,後升任內科講師。同年11月,父親宋燕貽逝世,決定留在台大,未返鄉繼承父親診所。

1948年,與眼科名醫吳鴻麟大女兒吳芳英結婚。

1952年,赴美國芝加哥大學醫學中心進修消化系醫學,四個月後轉往杜克大學。

1954年,完成台灣第一例人體胃部檢查。

1965年,建議將GOT與GPT納入捐血篩檢項目,大幅降低輸血後肝炎。

1980年,提出施打疫苗預防B型肝炎構想。

1981年,行政院通過衛生署「加強B型肝炎防治計畫」,成立肝炎防治委員會,任主任委員。

1982年,當選中研院院士。

1987年,70歲自台大榮退。

1990年,任和信醫院院長。

2001年,獲頒第一屆總統科學獎。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