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筆記/送子鳥的代價

衛福部宣布,為了搶救「少子女化」危機,將分三年投入近十億元,補助中低收入、低收入等家庭人工生殖以「助孕」;花十億元可望增產四千名嬰兒。

這個政策看似是對人民的德政,關懷不孕症夫妻求子渴望,也花了大錢要拉抬生育率。但是,最關鍵一問:這錢真的花在刀口上嗎?

這個決策首先要回答的問題是:十億元真能換來四千名新生兒?眾所皆知,人工受孕並非百發百中,曾經接受過人工生殖技術的夫妻都有一本血淚史。曾有夫妻屢敗屢戰,做了廿六次才懷孕,輕熟女都做成高齡產婦了。

新生命是有價的,一般來說,單次平均費用十萬元,不孕夫妻靠人工生殖技術求子,動輒百萬元。

所以,頭一年補助十萬元給貧戶「造人」,大概只得一發子彈;若無法一次中的,那麼失望小夫妻還要不要借錢做下一次?這像是政府補助一注十萬元的大樂透,手氣好,送子鳥上門;手氣不好,國庫白白失血。唯一能確定的是,十億元造福人工生殖醫藥產業。

政策也有倫理考量。就兒童福利來看,以補助引導相對弱勢家庭,花重金求得一子,接下來怎麼養?在台灣官方超嚴苛的貧窮線之下,能夠符合中低或低收入戶的家庭,著實生活艱難,必須靠政府各式挹注才得以餬口與安身,脫貧應是最急迫之事。很難說這樣的政策,是符合兒童利益的最佳選擇。

再者,這帖催生補助藥方,真是對治台灣近十年來「嬰兒消失」症頭的解方嗎?

從人口學家到醫療專家,答案都是「沒有用」。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楊文山說,補助人工生殖對於總生育率,提升有限。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李茂盛說,想提高生育率,得搭配完整的托嬰、育兒政策,否則「生得起、養不起」;以南韓為例,補助人工受孕的前三年,確實增加新生兒,但是養小孩太貴,效果逐年降低。

換句話說,真正讓台灣嬰兒消失的主因是「不敢生」,而非「不能生」。依據各項調查,台灣養兒育女代價太高,托育費用幾乎占掉收入的三分之一,再扣掉高房貸、生活費,「養小孩讓人變成月光族」已是年輕人的共識,「不生」是出於經濟理性的考量;小孩再可愛,玩玩別人家的就好。

衛福部官員不妨到新手媽媽網站上看看,「請問大家,我該生第二胎嗎?」是網站置頂的經典老問題,反映年輕媽媽的天人交戰:經濟及生老二,真能只選一個嗎?遺憾的是,常常「老二」就因為太貴而胎死腹中。

衛福部身為零到兩歲幼兒托育政策的主管機關,應該更清楚「少子女化」的癥結。解決「不敢生」的疑慮,不是靠醫療手段,更該運用托育政策讓多數生得出來的夫妻,「放心生」、更進一步「勇敢生第二胎」。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梁玉芳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909267.shtml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