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鈣」念Q&A 知多少?(上)
為了讓孩子具備強健的骨骼、漂亮的貝齒,不少爸比媽咪汲汲於替寶貝做鈣質補充,但若沒有正確的「鈣念」,可能反而造成鈣質流失,甚至讓寶寶負擔起結石、骨骼鈣化的風險,適時、適量的供給鈣質,身體才能有效吸收。
 
缺鈣、超鈣?怎麼補才對
我們都知道鈣質很重要,卻不明白其重要的原因,對於正確補充鈣質的觀念也懵懵懂懂,提供寶寶大量的牛奶、鈣片,就算達到補鈣標準?寶寶就能長得比別人高、生得比別人壯了嗎?
 
基本「鈣」念知多少
根據衛生福利部提供的鈣質參考攝取量,不同年齡的寶寶對鈣質的需求不一,依照其鈣質吸收率,0至2個月新生兒一天的鈣質足夠攝取量為200毫克;3至12個月寶寶為300~400毫克;1至3歲寶寶約500毫克,4歲兒童一天建議攝取量為600毫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師徐裴莉指出,剛出生的寶寶對母乳中鈣質的吸收率高達60%,隨著年紀漸長,鈣質的吸收率會逐漸下降,鈣質的吸收率取決於身體對其需求量。
 
少鈣、多鈣都NG
國人一般觀念認為,攝取豐富的鈣質能夠讓骨骼強壯,增加骨質密度。但鈣質帶給人體的好處不僅如此而已,適量的鈣質是構成牙齒主要的成分;除此之外鈣質還能控制神經感應,維持心臟及肌肉的收縮,讓人驚訝的是,我們既認定受傷時凝固血液的功臣,不獨只有血小板,鈣質也是促進血液凝固的小幫手。
 
雖然鈣質能替身體帶來這麼多益處,但血液中的鈣質濃度必須持穩,若鈣質濃度太高,引起高血鈣、腎結石等問題。
 
鈣質濃度太低,影響神經傳導,引起抽筋,因此身體會自動替我們調節體內的鈣質濃度,舉例來說,當鈣質攝取量不足時,身體骨骼會釋出適量的骨鈣來維持血液的濃度,不過長期如此會使日後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身體傷害,我們要長期維持鈣含量充足,聰明的身體也會配合需求量自動調節,當血液中鈣質濃度過低時,只要吃到含有鈣質的食物,小腸對鈣質的吸收就會增加。
 
不過徐裴莉營養師不建議過度補充鈣質,曾有阿嬤想替孫兒補鈣,提供各式鈣質補充品,結果鈣質及維生素D攝取過量,導致高血鈣、高尿鈣及腎鈣化沉積症,使多餘的鈣質沉澱在骨骼表面,造成骨骼過度鈣化,當遭遇撞擊或不慎跌倒時,太硬的骨頭容易脆裂,適得其反。
 
滿腹疑問 鈣質Q&A
爸比媽咪對於鈣質的補充方式及效用,心中是否多少有一些迷思及疑問?整理出以下常見的幾個問題,有了正確觀念,想替寶寶補鈣就更得心應手囉!
 
Q:大骨湯能補充鈣質嗎?
是否曾聽家裡的長輩建議,讓寶寶喝下長時間熬煮的大骨湯,就能充分補充鈣質?但其實大骨湯的鈣含量相當少,大約要喝下20幾碗大骨高湯,才能獲取1杯牛奶的鈣含量,徐裴莉營養師提醒,用來熬湯的骨頭當中,除了鈣質還含有其他微量礦物質,例如鉛,經過長時間的熬煮,鉛也會隨之溶解到湯品中,一不小心就會讓寶寶攝取過多的鉛,且大骨湯中飽和性油脂含量較高,因此不建議倚靠大骨湯做為鈣質的補充來源。
 
不過有些媽咪在製作寶寶副食品時,習慣以大骨湯增添風味,適量的攝取是可被接受的喔,只要注意別過量了!
 
Q:喝牛奶與骨質疏鬆的關連?
有人說喝牛奶能預防骨質疏鬆,也有認為牛奶會造成骨質疏鬆的說法?徐裴莉營養師說明,牛奶的鈣質含量相當豐富,1c.c.的牛奶就含有1毫克的鈣質,成年人一天的攝取建議量為1~2杯的牛奶〈1杯240c.c.〉,也就是240至480c.c.左右,之所以有人認為牛奶會造成骨質疏鬆,是因為歐美國家的乳品供應量相當充足,有些人習慣把牛奶當作開水飲用,一天的攝取量可能高達1000~2000c.c.,忽略了牛奶除了鈣質含量豐富外,本身也含有高量的磷,過多的磷影響了骨鈣的吸收,使鈣質流失。
 
徐裴莉營養師進一步解釋,根據2005至2008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一般民眾普遍攝取牛奶並未超過建議量,因此可放心將牛奶做為主要的鈣質補充來源,適量飲用就不必擔心因牛奶所導致的骨骼疏鬆。
 
身體會自動替我們調節體內的鈣質濃度
 
Q:羊奶比牛奶更適合提供給寶寶嗎?
幾年前羊奶的聲勢突然看漲,甚至瘋傳「比起牛奶,羊奶更適合提供給寶寶」一說,其實會有這樣的說法,主要是認為羊奶好吸收、較不易引起過敏,但根據研究顯示,羊奶與牛奶在熱量、蛋白質、酪蛋白/乳清蛋白比例、碳水化合物、鈣磷比例等差異不大,也沒有充分的科學文獻顯示羊奶比牛奶更適合提供給寶寶〈其實母乳才是最適合寶寶的!〉
 
一般市售嬰兒配方奶其成分都經過調整及添加,目地都是為了要模仿母乳的成分進而使寶寶好消化吸收。因此只要是良好的乳製品來源、價錢合理,都可以適量的提供給寶寶。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