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發腸癌原因多 可能交互作用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大腸直腸癌發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令人不得不重視這種癌症。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郭立人表示,誘發大腸直腸癌的因素並非單一原因,可能是遺傳、基因突變、致癌物質、飲食習慣等眾多因素交互作用而致病,患者可能出現排便習慣改變、大便含血、不明體重下降、持續疲倦感、腹脹或腹絞痛、腹部腫塊等症狀。
 
此外,郭醫師指出,家族史跟這種癌症有關係,通常患者的直系血親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比例為其他人的一‧七倍左右,同時家族當中具有大腸息肉病例者,也較其他人有較高罹癌率。另外,家族性息肉症患者的大腸直腸往往會產生數百至數千個息肉,通常會在青春期後慢慢出現,過了十至廿年左右很可能形成癌症。
 
郭醫師指出,如果患者本身曾罹患過大腸直腸癌,其發生另一個原發性大腸直腸癌的比例較正常人還要來的高。另外,根據文獻統計顯示,女性糖尿病患者、接受過膽囊切除手術者、骨盆腔曾進行放射治療者,其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比例也較正常人還要高很多。
 
目前主要針對無症狀高危險群、無症狀高年齡族群、有症狀族群進行篩檢,建議屬於三大族群的民眾應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指診檢查等大腸直腸癌篩檢,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