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交替 慢性蕁麻疹易發作

隨著氣溫日益升高,蕁麻疹患者發作比例也增加。皮膚科醫學會副秘書長黃毓惠26日出席《慢性蕁麻疹》衛教手冊發表會時表示,春夏交替之際蕁麻疹患者門診比例都增加約2成;台大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解釋,除海鮮、酒精外,包括日光、高溫、感冒甚至生活壓力都可能引起蕁麻疹,此類蕁麻疹並非食物過敏造成,必須長期服用抗組織胺才能根治。

據統計,2成以上華人都曾出現蕁麻疹症狀,女性約為男性的2至3倍;朱家瑜指出,過敏原進入人體與體內免疫球蛋白結合後,會促使皮膚及血液中的「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該物質會使血管擴張、組織腫脹,同時刺激神經引起搔癢感,因而在身體各部位形成外觀類似蚊蟲叮咬的「膨疹」,通常除非抓破皮或惡化為表皮脫屑、起水泡的濕疹,1天內就會消腫,且看不出曾經發作。

「不只是蝦、蟹或不乾淨的食物才會引起蕁麻疹,」朱家瑜表示,包括酒精、感冒病毒、塵螨、乳膠、芒果、奇異果、日光、樹脂、香精、有機溶劑或各式藥物,都可能造成過敏而引發急性蕁麻疹,通常只要避免接觸過敏原就不會發作;但仍有4成患者屬於連續6週、1週至少發作2次的慢性蕁麻疹,此類患者多非因過敏造成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控制飲食並無幫助。

「我本身屬於流汗就會起疹的『膽鹼型蕁麻疹』患者,」黃毓惠指出,近期門診患者以浸泡熱水或氣溫升高引發的「熱引起蕁麻疹」最常見;朱家瑜分析,另有4成慢性蕁麻疹患者有所謂的「皮膚劃紋症」,醫師用原子筆鈍端劃過患者皮膚3至5分鐘後就可能起疹,這類患者常因手肘壓在桌上、椅背擠壓背部,甚至是內衣肩帶或絲襪太緊所致。

「生活壓力也可能引發蕁麻疹,」朱家瑜解釋,約7成慢性蕁麻疹患者、特別是2至30歲的年輕族群症狀與壓力有關,因此透過調整作息也能減少發作,但治本方法仍需長期服用抗組織胺藥物,冰敷或塗抹含有抗組織胺、麻藥及薄荷的藥膏,僅能暫時緩和搔癢感。朱家瑜建議,患者先穩定服藥1個月後,再評估調整藥量與否,「把蕁麻疹當成類似高血壓的慢性疾病治療,切忌未發作就貿然停藥。」

本文摘自: 2014/05/26 台灣醒報 記者李昀澔報導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