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如廁15次 潰瘍性結腸炎所致
五、六月正值考生打拼時期,若是此時出現腹痛、腹瀉等腸胃問題,那可真是傷腦筋。今年22歲的王姓大學生就曾在考前持續性腹痛、血便,一天進出廁所高達十五次,甚至一週就請了四天假,學業大受影響,花費二年的時間才找到正確醫師,確診是「潰瘍性結腸炎」惹禍。所幸在經過飲食調理及藥物治療後,終於脫離馬桶人生。
 
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常務理事暨台灣小腸醫學會理事長邱正堂醫師表示,近來考生因緊張、壓力大,導致腹痛、腹瀉的情況劇增!就腸胃科門診而言,就比平時高出3成左右。不少患者起初都誤以為是大腸急躁症、腸胃炎或是痔瘡,進一步診斷後才發現是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
 
發炎性腸道疾病(IBD)主要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是一種腸道慢性且反覆性發炎的疾病。邱正堂醫師指出,潰瘍性結腸炎的盛行率在台灣約十萬分之8.5,克隆氏症則為十萬分之2.1,雖然和西方國家相比低了許多,但其增加速度卻十分快速。從健保資料統計不難發現,民國87年至99年間罹患IBD的個案數,明顯增加了將近11倍。
 
台大醫院內科部凃佳宏醫師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好發年齡為20-40歲,且患者多以考生及上班族為主,其致病成因至今仍不清楚,但普遍認為與基因遺傳、腸黏膜免疫調節異常、腸內共生菌種的改變或環境壓力等因素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患者一旦罹病就無法治癒,只能藉由藥物和飲食控制不發病。提醒民眾,若持續腹瀉、腹痛持續長達一個月,且合併有發燒、血便、疲倦、體重減輕時,就應提高警覺。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