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懂藥物分級 確保孕期安全用藥
不論是已懷孕或正準備懷孕的女性,錯誤使用藥物都可能對胎兒造成傷害,瞭解藥物的安全分級制度,才能避免「孕婦吃藥、胎兒受害」的憾事發生!

懷孕用藥馬虎不得
常有人對孕婦說:「一人吃,兩人補」,但提到用藥,若是孕媽咪用錯了藥,很可能變成「孕婦吃藥、胎兒受害」。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黃尚玉醫師表示,門診中經常有孕媽咪詢問:「之前還不知道懷孕的時候有吃過感冒藥,會不會對寶寶造成不良影響?」、「懷孕時如果生病,是不是不能吃藥啊?」這顯示大多數的孕媽咪都知道懷孕期間不能亂吃藥,卻又對於孕期用藥安全一知半解。

孕婦之所以特別需要遵守用藥安全原則,乃是因為大部分藥物會經由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嚴重可能造成胎兒心臟系統、神經系統、腦部、五官、四肢的傷害或畸形,黃尚玉醫師提醒,懷孕中以及有懷孕打算的婦女,因病就診時一定要事先告知醫師,請醫師診斷後開立適合的藥物,並且確實遵守醫囑用藥,切勿私自購買成藥,或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

孕媽咪有疑慮,可將曾吃過的藥物交給婦產科醫師或藥師判斷。

第一孕期不當用藥危害大
黃尚玉醫師說明,懷孕前三個月是胚胎構造形成的關鍵時期,胎兒會在這個階段逐漸發育出頭、手、腳、器官、神經等重要器官,當胎兒經胎盤吸收到孕媽咪所服用的藥品,可能導致胎兒畸形、生長遲滯或神經管缺陷,造成的危險性最大;除此之外,在懷孕期間都須注意用藥安全,任何用藥都須經由醫師或藥師評估效益及風險!

未知懷孕誤服藥物,該怎麼辦?
黃尚玉醫師表示,受精卵在著床之後,才會開始跟母體血液產生物質交流,如果是在著床前服藥,通常不用太擔心,若孕媽咪有任何疑慮,可將曾吃過的藥物交給婦產科醫師或藥師判斷,若發現致畸胎機率或者對胎兒傷害較大時,醫師會與準爸爸、準媽媽共同討論是否中止妊娠。
 
不過黃尚玉醫師從醫至今,尚未遇過在未知懷孕時誤服藥物而需中止妊娠的案例,原因其一是孕婦所服用的藥物多以感冒藥為主,此類藥物對胎兒影響不大;其二,若服用的藥物傷害性較大,胚胎通常會自然淘汰,若能持續發育到測出心跳的階段,代表胎兒已通過藥物的考驗。

認識懷孕用藥風險分級
臺灣目前對於懷孕用藥的分級標準,主要是參考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所制定的「懷孕用藥風險分級」,依藥物實驗及臨床診療資料,將藥物對胎兒造成的危險程度區分為A、B、C、D、X五級。

藥物分級定義

分級 定義 安全評估
A 經人體臨床試驗顯示,於懷孕第一期及後三期無證據顯示該藥物對胎兒有傷害的可能性。 安全。
B 經動物實驗未顯示對胎兒有危險,但缺乏孕婦的實驗資料;或者,經動物實驗雖然對胎兒有不良反應,但人體臨床實驗無法證實對懷孕初期及後期的胎兒有不良反應。 可能安全。
C 經動物實驗證實對胎兒有危害,但缺乏孕婦的實驗資料;對動物及孕婦均無研究資料,無法排除危險性。 除非治療效益大於潛在風險,否則應避免使用。
D 經人體實驗證實該藥物對胎兒具有危險性,但在孕婦有致命危險,或無法以其他較安全的藥物有效控制病情時,仍可短期使用。 避免使用,於特殊情況可短期使用。
X 對動物及人類的研究均證實會導致胎兒異常,對已受孕或有可能受孕的婦女皆禁止使用。 有致畸胎性,孕婦絕對禁止使用。

藥物分級爭議
雖然大部分藥品都有標示出懷孕用藥安全等級,懷孕用藥對胎兒是否有傷害以及傷害程度輕重,仍屬機率問題,單從分級來看,貌似安全性為A>B>C>D>X,但實際上還是要參考藥物的性質、劑量、服藥時間長短、哪一孕程服用、毒性強弱、胎盤的滲透性以及胎兒對藥物的反應等因素。

目前除了已證實對胎兒有不良影響的X級藥物外,絕大多數的藥物都無法給予絕對安全或危險的答案,原因是對孕婦的人體實驗執行較困難。黃尚玉醫師表示,雖然理論上孕婦用藥應以A、B級藥物為優先,但仍須考量治癒本益比,如果控制母體病情的利益大於可能胎兒造成的傷害,還是可以酌情使用C、D級的藥物。

孕婦用藥首重安全,內服、外用皆須小心
「懷孕期間生病了到底該不該吃藥?」這個問題一直以來困擾著許多孕媽咪,大多數人會選擇為了腹中的寶寶而強忍病情不吃藥,但黃尚玉醫師表示,懷孕期間固然以不吃藥為最佳原則,若是病情一直未癒,反而可能對胎兒造成影響,建議孕媽咪生病了還是要找醫師予以治療,以免加重病情。

常見孕期疾病
感冒
孕媽咪在懷孕期間最常發生的是感冒問題,感冒久未治癒不但會影響孕媽咪本身的生活以及情緒,也容易引起其他併發症,如:支氣管炎、肺炎,且可能因為感冒病毒侵入範圍擴大,對胎兒造成影響,因此不可輕忽病情。

黃尚玉醫師指出,一般醫師開立的感冒藥物為症狀用藥,例如:解熱、止痛用普拿疼,鼻塞用抗組織胺,這些藥物通常在B、C等級以內,只要掌握服用時間及劑量,對胎兒並不會產生危害。

細菌感染
罹患細菌性感染疾病,如:急性中耳炎、鼻竇炎、細菌性肺炎、牙痛,需施以適當且足量的抗生素治療,醫師給予孕媽咪的藥物通常是A級的盤尼西林,如果孕媽咪對此有過敏或不適症狀,則會選擇B級安全抗生素,至於磺胺類、四環黴素、氯黴素因分屬危險性較高的C、D級藥物,目前禁止孕婦服用。

皮膚搔癢
懷孕期間因體質改變,許多孕媽咪都有皮膚搔癢的困擾,如果搔癢已嚴重影響生活,醫生會開立B級的抗生素及類固醇合併使用,大約服用3天即可緩解不適症狀。

外用藥物也有使用風險
凡是標榜有治療效果的藥物,不論是口服還是外用,使用不當都可能對胎兒造成傷害,孕媽咪千萬不要以為只是使用在皮膚上就不會發生問題,懷孕期間任何用藥都須經過專業醫藥人員的評估後才可使用。
 
黃尚玉醫師指出,常用於治療青春痘的藥物,如:A酸、水楊酸、四環黴素,屬於X級藥物,有致畸胎風險,是孕媽咪必須禁用的危險藥物;此外,許多痠痛軟膏及貼布中常見Diclofenac成分(俗稱「粉圓」)的止痛藥,可能會導致懷孕後期的胎兒動脈導管提早閉合,有造成胎兒缺氧及新生兒肺高壓的危險,孕媽咪亦不可使用。

孕婦吃止痛藥,寶寶恐過動?!
近來有一則新聞指出,醫生常開立給孕婦服用的TYLENOL止痛藥,可能阻斷胎兒腦部發育的荷爾蒙分泌,造成日後有注意力不足的過動兒症狀。黃尚玉醫師指出,這是一項於1950-2002年在丹麥所做的研究,研究中有56%的孕婦在懷孕期間曾經服用TYLENOL止痛藥,其中約30%生下的寶寶患有嚴重過動症,較一般人高出7%的機率。
 
黃尚玉醫師表示,這項研究並非人體試驗結果,還需要其他研究來支持此理論,且需考量其中是否有成藥濫用的問題,以及是否為藥物服用時間過長、服用劑量過高所造成,因此一般民眾不須過於恐慌。

非知不可的懷孕用藥須知
孕媽咪不當服用或塗抹藥物時,可能對胎兒造成影響,黃尚玉醫師提醒,除了確實遵循醫囑用藥,對於任何藥物應抱持「多查、多聽、多問」的原則,避免盲目用藥!

孕婦用藥5大提醒
1.經醫師或藥師評估再用藥
已經懷孕以及有懷孕計畫的婦女,就診時務必告知懷孕的事實,請醫師評估病情的需要,開立合適的溫和藥物。

2.確實遵照醫師指示服藥
因生病而需要用藥時,一定要確實按照醫師的指示服用藥物,自行增量、減量、不按時服藥或擅自停藥都是非常危險的行為;除了口服及注射藥物外,任何皮膚外用藥、塞劑、滴劑都須經過醫師指示再使用。

3.避免自行服用成藥
市售成藥的成分較為複雜,一般民眾單從藥品說明可能無法確實了解是否對胎兒有害,若有用藥需求,建議就醫請醫師、藥師評估用藥。

4.謹慎服用中藥及營養食品
許多孕媽咪在懷孕期間會服用中藥或營養食品補充營養,在不當服用的情況下,仍有可能對胎兒造成影響。服用中藥前,應先請合格的中醫師診斷,不可聽信偏方自行到中藥房抓藥;補充維他命及礦物質之使用劑量不可超出每日所需,否則仍有害處。

5.善用藥袋資訊
就診後拿到藥袋,應先檢視藥品種類、數量及用法;用藥時先看清楚所有的用藥指示再服用;用藥後若出現副作用,應依照藥袋指示處理或諮詢醫藥人員;病癒後可保留藥袋一段時間,當未預期懷孕或有懷孕計畫時,可做為用藥諮詢的依據。

長期服藥的注意事項
黃尚玉醫師提到,避免藥物傷害胎兒最好的方式,就是有計畫的懷孕,特別是部分慢性疾病及遺傳疾病無法停止長期用藥,例如患有氣喘、甲狀腺低下、紅斑性狼瘡、癲癇症、高血壓、糖尿病等,由於這類疾病不可貿然停用或增減藥物,建議患者應先穩定病情再考慮懷孕計畫;當發現意外懷孕,應立即與醫師商討改用更合適的藥物。

遇藥品副作用危害可申請藥害救濟
懷孕7個月的簡小姐,某日排尿灼熱且疼痛,就醫後診斷為膀胱炎,婦產科醫師開立了孕期可以服用的抗生素,不料服藥後第5天,簡小姐的皮膚出現紅疹、搔癢、水泡、破皮及口腔潰瘍,回診後判斷可能是藥物過敏所引起,醫師安排簡小姐住進燒燙傷加護病房接受治療,住院期間簡小姐順利生下寶寶。出院後,在醫師建議下向「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申請藥害救濟,經審查條件符合後,給付相關醫療費用自付額約9萬元。
 
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表示,只要是正當使用合法藥物卻發生副作用,造成嚴重疾病、障礙或死亡,即可在藥害發生3年內向基金會申請藥害救濟,以獲得即時的幫助。

黃尚玉
學歷:長庚大學醫學系
現任: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採訪撰文/巫曉嵐
企畫編輯/吳慧敏
諮詢/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黃尚玉
資料提供/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
攝影/小江

 
*更多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2014年5月號。http://www.mababy.com/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