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藥支架疏照護 當心救命變要命

 

【編輯部/台北報導】
 
日前新竹一名中年男子,騎單車上班過程中,因心悶、噁心、胸痛緊急送醫,經檢查後確定為急性心肌梗塞,緊急心導管治療後,保住性命。心血管疾病高居台灣十大死因前三名,而冠狀動脈疾病又高居第二名,且根據英國醫學期刊研究結果顯示,每當溫度降低一度就會多讓二百人心臟病發。台灣的數據也顯示冠心病有年輕化趨勢,不再只是老年人的專利。
 
冠狀動脈疾病患者,要解決血管狹窄問題,目前最普遍的治療方式是裝置心臟血管支架,但術後一定要配合使用抗血小板凝集藥物來避免血栓發生。傳統支架要服用兩種抗血小板凝集藥物三個月,塗藥支架至少一年,甚至更久。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心血管中心主任王宗道醫師表示,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需特別注意的地方,如不慎觸犯相關用藥禁忌,仍可能發生嚴重併發症與猝死危機。
 
抗血小板凝集藥物雖能避免血栓,但會改變身體凝血功能,易產生體內出血、胃潰瘍與皮膚過敏等問題。王宗道醫師說,腎臟與胃功能差的病患服用此類藥物後,易發生胃出血狀況,由於胃出血症狀不明顯,因此不易察覺,容易錯失就醫的黃金時間。
 
再者抗血小板凝集藥物並非皆可達到預防血栓功效。在國際研究與臨床案例中發現,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藥物保栓通可能無效的案例。一方面是有一定比例的病人先天會對此藥物較無反應,另一方面是保栓通必需經由肝臟酵素代謝後,才能產生藥效,當肝臟酵素活性降低,會使藥效無法完全發揮,亦可能促成嚴重血栓發生,威脅生命安全。此外,有部分已裝置塗藥支架的患者,在病情穩定後便擅自停藥。此類藥物雖不會造成抗藥性,但擅自停藥後由於血小板未受到適當抑制,會使得血栓發生機率大幅提升,等於是將自己再度置身於高危險中。
 
國人日常服用保健食品也相當普遍,在飲食上,王醫師指出,正在使用抗血小板藥物的病患,也需避免食用銀杏、當歸、丹蔘、柑橘茶、蔓越莓、魚油等促進血液循環之藥物或食品,特別是預防中風的抗凝血劑藥物可邁丁,除非有特殊醫療需要,更須嚴格禁止併服,否則可能大幅提高出血危險。
 
針對不適合長期使用抗血小板藥物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經諮詢專業醫師後,可選用不易造成血栓,服藥時間短的第三類心臟血管支架,來降低血栓威脅生命的機會。最後,王醫師提醒大家,冠心病人應做適當運動,運動時應多補充水分與電解質,如感覺胸悶、胸痛時,請立即停止運動,並就醫。而且要清楚告訴醫生病史與目前有服用何種藥物與保健食品。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