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醫學新科技 邁氏震波引入國內
在公共衛生、疾病防治上,預防重於治療,對於運動醫學來講更是如此。近年來,台灣興起一股慢跑、馬拉松風氣,許多人熱衷於跑步,但千萬不可勉強,如果發現身體不對勁,就應暫停練習,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而對於許多國手級專業運動員而言,利用運動醫學專業科技,有效改善運動傷害及疼痛,維持選手最佳狀況,務求在各項運動賽事上取得最佳成績、已為國際上備受重視之課題。去年底當選第11屆中華奧會副主席同時也是醫療小組召集人的壢新醫院院長張煥禎,經奧會團隊與守恆健康集團合作下,引進世界級運動員使用的運動醫學新科技-邁氏震波,將國內運動醫學提升至另一個境界。

邁氏震波是新一代非侵入性的體外脈衝活化治療技術,其脈衝震波可放鬆肌肉及結締組織,可加強神經肌肉表現,讓專業運動員因運動過程中所引起的肌肉拉傷、扭傷、挫傷等,得到即時的治療。另外,邁氏震波還具有即時解除痠痛、操作便利等優點,國外早已以此方法來治療受傷肌肉組織,協助患者進復健肢體,提高行動靈敏度,甚至用來預防運動傷害的發生。

雙雙榮獲精英獎最佳女運動員的舉重國手郭婞淳與教練林敬能,均出席了捐贈記者會,郭婞淳希望在亞運、奧運能有好成績,為奪金做準備。教練林敬能則表示,練習舉重時,常有選手因自我挑戰,而超量負荷,以致於傷及骨頭、韌帶,甚至導致肌肉撕裂傷。如果能夠以更理想的醫療照護方式,則能提高運動員的訓練量,有助於提升成績。

張煥禎副主席指出,許多運動選手在練習時,肌肉筋骨已經承受一些小傷,但自己沒有任何感覺而繼續練習,長期下來,就會造成真正的傷害,不少選手因此中斷了運動生涯,無法一圓競技場上的金牌夢想。張煥禎指出國訓中心目前擁有電療、熱敷、冰療、超音波、雷射、短波等醫療設備,獨缺震波類儀器,加上醫療儀器數量有限,選手一旦受傷,必須至大醫院接受治療,舟車勞頓,花費許多時間。

張煥禎院長表示,邁氏震波治療系統適用於治療鈣化性或非鈣化性肌腱炎、足底筋膜炎以及肘上髁炎(如常見的網球肘、高爾夫球肘)。如果用於減輕運動傷害,一週約進行一至兩次,因震波能量較大,必須在醫師指示下才能使用。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