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部共振食物讓失眠說掰掰
2013年有關睡眠的研究有兩個重大的發現,分別發表在頂尖的《科學》和《美國醫學會神經學期刊》。將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中的ß-澱粉樣蛋白注入老鼠腦部,發現睡眠時腦部清除澱粉樣蛋白的速度比清醒時快。由於腦細胞在睡眠時會縮小,而讓神經元間的空間擴大60%,因此腦脊髓液的量增大為清醒時的10倍。也就是說,睡眠是腦部排毒的關鍵時刻。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以碳-11同位素正子掃描(PET),測量70位53-91歲社區的中老年人腦部ß-澱粉樣蛋白分布的體積比,發現睡眠較短者(<6小時)ß-澱粉樣蛋白堆積在大腦皮質和楔前葉(precuneus),而睡眠品質較差者在大腦楔前葉也堆積較多ß-澱粉樣蛋白。證實了睡眠障礙確實與阿茲海默症的老年失智有關。

由於西藥對失眠是一種症狀緩解和危險控制手段,必須注意成癮性、濫用性與對認知功能的損害,並且長期使用會增加副作用的產生機會。再者,2012年《自然》期刊的報告指出,由於腦部問題複雜難解,其臨床試驗多半以失敗收場,所以世界各大藥廠包括諾華、輝瑞、葛蘭素史克、默克、賽諾菲和阿斯利康藥廠的腦疾病研究,在2011年紛紛面臨終止的命運!因此,藥廠紛紛轉移投資目標到癌症等研究上,所以未來腦科新藥的問世,將越來越不容易!

我們在2013年台灣醫學會報告使用腦部共振食物治療36位失眠患者的結果,在一週之內,都可以看到失眠症狀的改善,其中感覺睡眠品質有提升的比率高達91%,對睡眠狀況滿意度的比率為94%。並且,分別在2012年和2013年不同時期的失眠患者服用腦部共振食物都呈現一致良好的效果,呈現科學上的再現性!

對於困擾現代芸芸眾生的失眠,透過腦部共振食物能夠讓大腦產生和諧共振,使得雜亂無序與失衡的大腦恢復和諧的波頻及低耗能狀態,因而可以擁有良好的睡眠;並且身體的能量運行回歸視丘、下視丘與自律神經所主導的「生物時鐘」系統,自然呈現睡眠充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規律,並且沒有安眠藥的副作用。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