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衰竭與COPD 共病機率達3成













心臟衰竭患者小心潛藏慢性阻塞性肺病危機。台北榮總心臟科門診針對273位40歲以上有抽菸習慣、經心臟科治療後仍呼吸不適的患者進行研究,發現慢性阻塞性肺病與心臟衰竭共病機率達3成,比例較非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高近2倍。

 研究對象是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間,在心臟科門診中治療,有抽菸史的40歲以上心血管疾病患者,他們從未被診斷出慢性肺疾,但在適當的心臟科治療後仍感到呼吸不適;研究團隊進一步安排一系列檢查,找出慢性阻塞性肺病(簡稱COPD)的病患。

 研究顯示,273位受試者有48位患COPD,也就是每10位心臟病患,就有近2位罹患COPD。更甚者,COPD患者與充血性心臟衰竭共病機率達31.3%,非COPD患者則僅16.9%,顯示COPD與心臟衰竭有顯著相關。

 台北榮總胸腔部主治醫師周昆達說明,COPD高危險群包括70歲以上、抽菸、心臟衰竭,其中抽菸不只破壞肺功能,也會引起系統性慢性發炎,而心血管疾病就是體內慢性發炎反應。

 不只心臟衰竭,周昆達也提及,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及冠狀動脈疾病等,也可能是COPD的共病因子,上述患者和高危險群有長期呼吸不適症狀,必須盡速就醫檢查。

 11月20日是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秘書長彭殿王指出,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1年全球有300萬人因COPD死亡,排名全球死因第4位,甚至提出警告在2020年將繼心血管疾病、腦中風,成為全球第3死因。

 然而,今年一項針對500餘位參加呼吸健康衛教講座民眾的問卷調查發現,24%民眾有呼吸不適症狀,但高達6成民眾既沒聽過COPD,也沒做過肺功能檢查;彭殿王提醒,COPD症狀常被誤認成老人咳等正常現象而被忽略,疾病初期可靠治療延緩惡化,若有疑似症狀,就應及早接受肺功能檢測,幫助診斷與後續治療。
 

  • 中國時報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