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癌症 台灣準備好了嗎?


【李盛雯】2008.09.18

癌症醫學會理事長張金堅:病人不能等 政府應重視標靶藥物給付問題

癌症佔台灣死亡人數近三成,獲得健保資源卻不到一成,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台大教授張金堅表示,相較於其他疾病,癌症在台灣不僅佔醫療支出相對低,更顯資源分配不當。

癌症治療 未來並不悲觀

張金堅指出,歐美先進國家癌症標準化死亡率皆逐年下降,而台灣,1990年起死亡率逐年攀升,癌症防治面臨挑戰;若能加強防治三大方向:篩檢、診斷、治療,則現在只是陣痛期,他預測幾年內癌症死亡率應可下降,未來並不悲觀。

目前篩檢較成功的是子宮頸癌、乳癌和大腸癌;診斷上,有了內視鏡、支氣管鏡、超音波、核磁共振(MRI)、電腦斷層(CT)、正子攝影(PET)等儀器,診斷更強而有力;治療上,標靶治療改寫癌症治療史,帶來許多新希望。

「降低死亡率,靠治療,也靠篩檢,不能偏廢。」張金堅說,無論子宮頸癌疫苗、標靶治療,都是全世界的大進步。健保局研究統計也顯示,開放抗癌新藥給付,有助延長癌症病患存活率。從防治三層次「登記、篩檢、衛教」角度觀察,他認為資源需整合,國家應思考如何出錢又出力;整體而言,台灣仍有改善空間,最重要的是加強衛教。

審查嚴謹無罪 但腳步可更快一些

台灣健保舉世聞名,但畢竟資源有限,癌症藥物給付不可能照單全收、毫無限制,導致部分藥物必須自費,特別是高單價的救命抗癌藥以及「每個人都想買個希望」的標靶藥物。

張金堅同意健保局嚴格把關,因為「嚴謹無罪」,但考慮病人實際需求,無論化療、放療、標靶藥物,「若非為了活命,沒人會搶著吃,病人要求給付的心態合情合理」,回歸實務面,若是實證醫學,應可要求與歐美同步,因為台灣已具備條件,新藥審查速度應可更快一些。

「癌症有兩個特色,第一搶時間、以天為單位跟生命賽跑;第二,癌症藥物越來越貴,與死神貼身肉搏,病人只有一次機會。」作為資深醫師,張金堅眼見許多病人明明當下病情仍有機會治療,卻礙於健保規定不能給付,要等病情更嚴重甚至危及生命才給付,他深覺此種作法值得再思考。

死神肉搏戰 病人只有一次機會

「病人不能等,多等幾天,就消失掉一條生命;但新藥不給付,一年七、八十萬甚至上百萬藥費,幾個家庭負擔得起?」張金堅舉他的專長乳癌為例,台灣乳癌女性偏向年輕,一旦死亡,社會成本更高,從藥物經濟學角度,越早發現、越早投入經費治療,反而更符合成本效益。

健保局根據不同藥物效果和成本衡量給付標準,現行給付不是「全有」就是「全無」,若修改成「部分負擔」,對政府、病人、產業界和醫界將是多贏。標靶治療是全球趨勢,政府應重視標靶藥物給付問題,張金堅呼籲政府協調成立審查機制或建議健保價格,例如藥物經濟學審查小組、議價小組等。

此外,衛生單位應鼓勵腫瘤醫師養成培育、均衡城鄉癌症治療品質落差、宣導民眾正確癌症觀念、儘早取締不實防癌治癌廣告及行為、持續投入資源改善臨床試驗環境並鼓勵科學性臨床試驗導入、提昇病人參與臨床試驗意願。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