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下背痛的原因和治療方法(上)
 
臨床病例一:陳先生,28歲,大賣場送貨員,工作時在搬起重達30公斤的貨物時,突然引起劇烈的下背痛,右腳有抽痛的感覺,接下來一個星期只能臥床,無法工作。
臨床病例二:羅女士,70歲,退休老師,不慎於家中跌倒,背部劇痛無法下床,求診時已痛兩星期,這段時間連安穩睡覺都是問題。
類似的病例在骨科及復健科的門診非常常見。據研究,超過15%求診的新病人主訴為下背部相關症狀,75%的人一輩子中會有至少一次背痛經驗,同時也是僅次於上呼吸道感染上班族請假最常見的原因。下背痛的原因是甚麼?又該怎麼治療呢?
 
下背痛(Low Back Pain)的原因
背部的構造有表皮、脂肪、肌膜、肌肉、脊椎、血管和神經,若有過度使用、外傷、腫瘤或感染造成前述構造損傷,就會引起疼痛,局限在腰薦部者,就稱為下背痛。根據病程時間可區分為急性(< 6周),亞急性(6~12周)和慢性(>12 周)。
所以說,下背痛只是一種症狀,可能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有:
一、背部解剖構造異常
這是造成下背痛最常見的原因,又可分以下幾類:
1.肌腱拉傷(ligamentous strain)及肌肉拉傷(muscle strain or spasm):這是急性下背痛最常見的原因,包括急性創傷(acute trauma)及反覆性微創傷(repetitive microtrauma)。後者的原因可能為缺乏運動、長期姿勢不良、睡眠障礙及職業或運動反覆性使用,大多與脊旁肌有關,這也是長時間坐辦公桌的上班族下背疼痛的最常見起因。
 
2.椎間盤突出症:椎間盤突出的英文全名為 herniated intervertebral disc,縮寫為 HIVD。人體脊椎由頸椎,胸椎,腰椎及薦椎所組成,其中腰椎間盤突出最常見,90%以上的腰椎間盤突出發生於最下面兩節(第4-5腰椎間及第5腰-第1薦椎間)。這個毛病好發在正值事業巔峰的中年人或正在求學的年輕族群身上,老年人反而少。由於纖維外環包覆能力因某些因素減弱,導致髓核在呈受壓力後不正常的膨出或破出而壓迫後方的脊椎神經根。這些因素通常與腰部受傷或搬重物有關,也可能因長期姿勢不良有關,但有人只是打一個噴嚏也會發生,或根本找不到明顯原因,病例一的陳先生正是椎間盤突出症患者。
3.脊椎退化性關節炎、骨刺、椎管狹窄:起因於脊椎的老化,俗稱長骨刺;關節周圍的韌帶和脂肪層因長期關節炎造成纖維化而變硬,原本專司保護神經的構造失去原有彈性,再加上骨刺的夾攻,即會壓迫坐骨神經根,造成坐骨神經痛。這時病患不但腰痛,還伴有下肢的麻木感。嚴重的病患還會有下肢無力、抽筋,或走路走不遠的現象。
4.壓迫性骨折:骨質疏鬆症會造成骨頭強度下降(圖2),導致骨折機率增加(尤其是脊椎、手腕和髖部的骨折) ,尤其好發於停經後的婦女。由於骨頭強度減弱,這一類骨折的發生不需太劇烈的創傷,通常只是稍微滑倒或撞擊。脊椎的壓迫性骨折雖不若髖部骨折致死率高,但初期可能連續兩、三星期劇痛,造成病人及照顧者的嚴重負擔,而這也是老人駝背的主因,病例二的羅女士即罹患第一腰椎的壓迫性骨折,需背架固定,甚至手術治療。
上述各類背部組織構造的急慢性傷害,是臨床上最常見造成下背痛的原因。此外,其他原因包括感染、腫瘤或發炎性風濕疾病,都可能造成下背疼痛,雖然比例較少,但前兩者會導致下肢神經麻痛、大小便失禁甚至生命危險;後者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則能達到較佳的預後。
 
 
  :骨質疏鬆(osteoporosis)。Osteo-(骨):代表鈣質流失;porosis (孔洞): 骨小樑(trabecular)連結喪失。造成骨骼強度下降,使得骨折機會增加,尤其是腕部、髖部、脊椎(壓迫性骨折),進而造成疼痛及失能。
二、感染
包括硬脊膜上膿瘍(epidural abscess),骨髓炎(osteomyelitis),椎間盤炎(septic discitis),結核性脊椎病(Pott’s disease)等。
三、腫瘤
包括轉移性癌症(metastatic cancer),多發性骨髓癌(multiple myeloma),淋巴癌(lymphoma),原發硬脊膜上或硬脊膜內腫瘤(primary epidural or intradural tumor)等。
四、發炎性風濕性疾病
包括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反應性脊椎關節病變(Reactive sponyloarthropathy, including Reiter’s disease),乾癬關節病變 (Psoriatic arthroplasty),風濕性多發性肌痛(Polymyalgia rheumatica)等。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