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因表現做基礎之乳癌新分類
以基因表現做基礎之乳癌新分類

多年來乳癌都是以傳統病理學做分類,目前國際上所採用的是美國癌症聯合會所訂定之分期方式(2002年第6版),其基本架構仍是根据腫瘤大小(簡稱T),淋巴結是否轉移及轉移數目(簡稱N),及是否有遠處器官轉移(簡稱M)等三者綜合研判以決定乳癌的期別。不過最近的之乳癌病理報告都會包括乳癌細胞之惡性度及是否有雌激素接受體,或具有Her-2/neu之過度表現,可見乳癌是一種十分複雜的疾病,除了病理分期外,即便在同樣分期的乳癌病人,仍有不同之生物特性及不同之預後。

由於近年來分子生物科技之進步,基因晶片(DNA microarray)之廣泛應用,乳癌之研究已跳脫傳統病理之分期與分類,進一步可以分析之傳統病理學方法無法分辨的乳癌亞型(subtype)。乳癌亞型的分類方法很多,利用腫瘤內多組基因群在轉錄訊息表現量的差異可以把乳癌分成五種亞型:(1)管狀A型(luminal A);(2)管狀B型(luminal B);(3)類正常乳腺型(normal breast like);(4)Her-2/neu過度表現型;(5)類基底細胞型(basal-like)。

這些亞型在其臨床表現及罹病存活率都有不同,其中管狀A型、管狀B型乳癌之基因表現像乳管上皮細胞,且為雌激素受體陽性約佔60%左右預候較佳。類正常乳腺型乳癌之基因表現類似正常乳腺;Her-2/neu過度表現型,則基因表現為荷爾蒙受體陰性,而Her-2/neu過度表現;至於類基底細胞型之基因表現像基底上皮細胞,它的典型表現是Her-2/neu陰性,荷爾蒙受體(包含ER及PR二者)亦為陰性,所以又叫「三重陰性」乳癌,約佔12-20%。根據統計管狀A型預後最佳,將來也許除了手術之外祇考慮荷爾蒙治療,至於管狀B型預後次佳,此亞型除了手術之外應考慮化療與荷爾蒙治療之合併使用。至於Her-2/neu過度表現型,約佔15-25%,此亞型之乳癌細胞分化不好,為高惡性度,腋下淋巴結之轉移機率較高,對小紅莓及紫衫醇之化療有效,再加上有賀癌平之標靶治療,可使原來預後不佳之情況,可有改善之空間。再者,有關「三重陰性」乳癌與「類基底細胞型」基因表現之乳癌幾乎相似,此亞型病人,預後極差,易早期轉移,並轉移至臟器,目前認為肌上皮細胞可能是此型乳癌之來源,根據加拿大Dent等人之報告,在1601位乳癌病人中,有11.2%為三重陰性乳癌,發現有下列特點(Ⅰ)發病年齡較輕(Ⅱ)細胞惡性度較高(Ⅲ)乳房腫瘤較大及淋巴結轉移較多(Ⅳ) 帶有BRCA1基因突變者較多(Ⅴ)遠處轉移之時間較短(2.6年)其他亞型則較長約5年(Ⅵ)發病後5年內之死亡率較高,危險比(hazad ratio)為其他亞型之1.8倍,對此亞型治療較為棘手,為當前乳癌治療之挑戰,目前已有相關之臨床研究。

微陣列分析在乳癌之臨床應用,除了提供乳癌之分類外,目前已經有一些藉由?測多種乳癌基因表現之「生物晶片」可以做乳癌病患之預後分析。特別強調傳統之病理分期中之同期病患,是否有不同之預後,是否有不同之治療方法。另外找出那些腋下淋巴結陰性及荷爾蒙受體陽性病人不必接受化學治療,此外可針對不同病患,而有不同之治療方式,即所謂「量身訂做」之個人化治療,當然如何併用標靶治療與化學治療現已應用於病人,將來更形普遍,必是治療主流,總之,乳癌疾病本身有其多樣性,也正因為如此,針對這方面之研究在全球各地已全面展開,而且很多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相信在不久之將來,一定可以發展出選擇性更多,治癒率更高之治療方法。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