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新生 過多過少都不好
眾所週知,人體內的血管猶如公路交織成網,是我們身體內最大的網路系統,負責氧氣及營養的運輸,是人類生存的最重要器官系統,早在胚胎時期,生命中的第一條血管即已產生,它是由血球先導細胞受到血管新生促進因子、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等的影響發育完成。往後血管新生的調控則存在於生命期中的個體。而調控的正常與異常,會產生各類的生理及病理現象。

★ 血管新生過多 恐致癌

血管新生除了受到促進因子的影響,也受到抑制因子的調控,彼此互相制衡,例如:女人的月經即是血管新生的週期性形成及崩解的生理過程,而血管新生過多,可能造成癌症,其他肥胖、牛皮癬、早產、糖尿病的網膜病變、子宮內膜異位及關節炎等均認為也與血管新生過多有關,至於阿茲海默症、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臟病、掉髮、肺氣腫及骨質疏鬆則認為與血管新生過少有關。所以血管新生過多或過少均會對身體造成不利的影響。

★ 研究血管新生 成未來趨勢

血管新生的研究,在 1939 年就有人發表「腫瘤可產生促進血管生長的因子」, 1945 年發現腫瘤及傷口是靠新生血管生長及癒合,而後僅止於零星的論文發表,但自從 1971 Folkman 提出「抑制血管新生是治療癌症有效策略」的假說後,其相關論文如雨後春筍般快速成長。特別在 2004 2 月第一個抗血管新生藥物 (bevacizumab) 可以阻斷癌腫瘤營養進而抑制癌生長,經美國藥物食品檢驗局 (FDA) 核准問世以來,很多癌症病人因而受益,據估計往後幾十年,血管新生的研究將改變生物醫學的面貌。

今年極負盛名的《自然》醫學期刊有篇與血管新生的綜論特別提到今後全球至少有 5 億人將因血管新生的研發而受惠,目前世界各國已投入超過 40 億美元的經費進行相關研究,遠超過其他生醫領域的研究經費。

綜上所述,可見血管新生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內要處於平衡狀況,不宜過多或過少,其涵蓋範圍極廣,舉凡血管生理學、基因體學、生醫物理、分子生物學及生物資訊的諸多研究均與血管新生息息相關,可以預期的,台灣也絕不能輕忽此一世界潮流。結合跨領域的相關人才,研究與血管新生的作用機轉及各項功能,應可提供臨床醫師與基礎研究者很多有價值的資料與訊息,必然對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