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整恐猝死 醫師教把脈抓心病
心律不整是一個隱形殺手,心律不整發生時症狀經常不會太明顯,甚至有大約五分之一的人,是完全沒有症狀的。然而,心律不整的併發症和對人體的影響,卻可能是巨大而嚴重的,有些嚴重的心律不整,甚至在短期內就有致命的可能。萬芳醫院12/8舉行「把脈活動」,雖然外面天氣又濕又冷,但現場仍有超過兩百多位民眾熱情參與!(圖片/萬芳醫院提供)
 
天氣變冷,最主要的影響是針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尤其是心律不整,其中有一半的病人可能完全毫無症狀,或是因為症狀輕微就忽略,但要是有嚴重的心律不整,往往發作突然,而且病況嚴重時,甚至還會引起休克、心因性猝死;根據衛生署100年統計資料顯示,國人十大死因中,心血管疾病高居國人死因第二位,而其中又以心律不整導致的心因性猝死為主要原因之一;另外,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亦指出,目前台灣約有五十萬人有心律不整,嚴重心律不整者就將近上萬人。在心律不整中又以心房顫動最常見,依據統計,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的盛行率超過百分之五,隨年齡增加,八十歲以上盛行率更接近百分之十,心房顫動容易導致血液凝結成塊,進而形成血栓,因此這類患者中風的風險也較一般人高出約五倍。
 
謝敏雄主任指出臨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就是心房顫動,這還可能會大幅度提高中風、或是血管栓塞的風險;很多病人往往到了中風發生以後,經過檢查才知道原來早已患有心房顫動,這時候,縱使再怎麼努力,也必須面對中風後所跟隨而來的許多困擾;此外,在年長族群中,心房顫動的盛行率甚至可能超過百分之十,由於臨床表徵不易發現,才會造成心房顫動以及心律不整如此高的併發症和盛行率。因此,如何替自己早期診斷出心房顫動、學會這樣自我檢查的動作十分重要。
 
當一個人懷疑自己有心房顫動或是其他心律不整的時候,一般來說尋求就醫即可得知醫師診斷和評估,亦可順利獲得合適診治;然而,由於症狀的不明顯及不典型,許多患者根本就不會想到要尋求醫師的協助,或是即使看了醫生,因為對於症狀不以為意,也沒有提供出正確的資訊以獲得正確的診斷。所以,自我把脈就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工作,學會觸摸自己的脈搏、感受心臟的跳動,並分析是否有心律不整的發生,讓心律不整被發現的時間大幅提早,才能提供臨床醫師重要診斷資訊。
 
早期發現心律不整,就能早期治療,更可降低需多令人害怕的併發症發生,甚至救自己一命!謝敏雄主任呼籲每個人都該學會自我檢測,不僅簡單易學更可以避免發生令人遺憾的併發症。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