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直腸癌別放棄 跨團隊專科合作幫助你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血液腫瘤科楊明翰醫師說明,腸癌的發生率約有兩成與基因、遺傳有關,其餘約八成與生活型態、飲食習慣、年齡增長、肥胖等因素相關,近年更有文獻指出,當一周工時超過40小時,也是腸癌發生的潛在因素之一。

大腸直腸癌發生率逐年上升,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約有2成患者確診時已有嚴重腸阻塞或癌細胞轉移,也提高手術切除腫瘤的難度。臺大醫院新竹分院血液腫瘤科楊明翰醫師說明,腸癌的發生率約有兩成與基因、遺傳有關,其餘約八成與生活型態、飲食習慣、年齡增長、肥胖等因素相關,近年更有文獻指出,當一周工時超過40小時,也是腸癌發生的潛在因素之一。

晚期直腸癌別灰心!搭配多元治療可達良好預後

楊明翰醫師分享,診間曾收治一名確診時已為四期直腸癌合併肺轉移的50歲男子,因腫瘤的侵犯程度較高,難以直接安排手術切除,經由多專科由內而外相互評估,先透過化療搭配標靶藥物,成功將直腸腫瘤縮小,最終原發及轉移兩處腫瘤都順利切除。三年後,該名患者發生肺轉移,近期再發生肝轉移,所幸兩次皆即時發現,並在多專科團隊的評估下,再度手術並搭配化療與標靶藥物治療,不僅恢復健康,如今也維持著良好的生活品質。

近年,大腸直腸癌治療趨勢已走向多專科治療團隊(MDT)模式,針對棘手的晚期轉移性患者,已可集結大腸直腸外科、血液腫瘤科、放射科、一般外科,甚至營養師、心理師、個管師等多元領域的專家建議,共同擬定治療方案,不僅提高治療成效,也增添患者面對疾病治療的信心。

仰賴多專科團隊一同面對疾病 患者無須單打獨鬥

然而,許多患者在聽聞確診四期癌症後,心態即相當消極,甚至放棄就醫。楊明翰醫師以臺大醫院新竹分院為例,透過每周定期招開的多專科會議,共同討論新診斷患者與已接受治療的病人,不僅及時配置最適切的治療方針,也能瞭解不同科別醫師在應對疾病時的不同思維,全方位有效打擊癌細胞,患者也無須再單打獨鬥。
最後,楊明翰醫師呼籲,大腸直腸癌在積極治療下,仍是可以達到良好的預後,也提醒50歲以上及本身有家族史的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測,若出現排便習慣改變、裡急後重、常出現腹痛或絞痛、排便出血或帶有黏液等症狀且持續兩週,應立即就醫檢查,早期發現、積極治療才是降低疾病風險的最佳對策。

(文章授權提供/良醫健康網)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