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礙 + 憂鬱症 + 失智症 = 真的無解 ?

這是一位年約70歲的婦人,她的先生之前有膀胱過動症,大約在半年前我用針灸幫他治癒,至今已不再復發。婦人的先生在我的針灸治療期間總是帶著她在身邊,因為當時婦人已經有十幾年的憂鬱症與失眠,家裡無人能照料,只好形影不離看護她。據婦人先生描述,近幾個月,婦人的憂鬱症日趨嚴重,常想不開要尋短,睡眠障礙更讓其情緒更不穩定,最高劑量的抗憂鬱及安眠鎮靜劑都無法改善,經醫師診斷也有失智症的問題,照顧得非常辛苦。

   初診觀察婦人的精神狀況,可能是長期服用鎮靜劑安眠藥的關係,應對極為遲鈍,兩眼無神,對周遭人事物的刺激幾乎沒有反應,可看得出這是西醫對於憂鬱症、睡眠障礙及失智症標準的治療方式與現象;由於病患精神極差,即使服用鎮靜安眠藥,半夜仍然睡不著,因此也影響到食慾,臉色慘白偏黃。治療上,我仍然是用頭皮針與耳針,據研究,大多數憂鬱症患者與大腦神經的傳導物質有關,例如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頭皮針直接去刺激調節大腦傳導物質的釋放通常可獲得快速明顯的改善,耳針可同時加強腦部功能的復原與運作,另外也針對腸胃調節其機能,臨床證實,腸胃可謂人體第二個腦,會影響思緒,古書亦云,胃不和則臥不安。因為病患住北部且其先生已經退休,時間充裕,交通亦便利,初期治療是一周三次,因為病患很容易疲累,要求針灸留針時臥床睡午覺補眠,通常會睡4個多小時。

在治療約12次左右發現病患補眠時間有明顯縮短,情緒反應漸趨穩定,晚上可以一覺到天亮,病患每次來就診都會主動開玩笑聊天,因為睡眠食慾逐漸正常,因此建議病患的先生減量安眠鎮靜劑與抗憂鬱的藥。治療約15次左右,因為病患恢復速度加快,她的先生求好心切,私自嘗試停止所有安眠鎮靜與抗憂鬱的藥,幸好觀察病患一周都很穩定,因此更改一周治療2次。目前是第三個療程,除了醫院開的預防失智惡化及心臟的藥物之外,所有身心科的藥物已經不再服用,而且是經過身心科醫師確診同意的。整理病患的病歷,前後不到3個月的時間,從了無生趣的憂鬱失智症到充滿活力,想要活到99歲,感嘆身體如此之奧妙、人生之瞬息變化。病患的先生的反映更是有趣,病患原本需要被攙扶一步一步慢慢走,整天像"行屍走肉",現在病患腳程快,要在後面追著跑,整天心情都很開朗,令他非常不習慣…

   對於老年人大腦退化的問題,家屬通常都會無奈地認為是正常的過程而被迫接受,在照顧上不僅花費許多人力心力,甚至也造成經濟沉重的負擔,親情互動的消逝更是令人難過。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只要不是重度失智症與憂鬱症,在我的臨床經驗中,絕大多數患者對於治療都會有正面的反應,甚至恢復幾近正常的程度。在我認為,人體並非如此脆弱,若能給予正確有效的刺激,是可以激發自體修復的潛能….。

(圖片攝自網路)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