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癌骨轉移 晚期確診高國外5倍

攝護腺癌的篩檢對中年男性相當重要,基隆長庚副院長、泌尿科醫師吳俊德表示,據統計顯示,國人罹患攝護腺癌的個案,發現確診時有50%為第一、二期,有10%為第三期,而第四期則佔了25%。單看第四期(癌細胞遠端轉移)的個案比例國外僅5%,相比下台灣多了將近5倍,讓後續如癌細胞骨轉移引發骨骼相關事件的醫療成本消耗更劇。

吳俊德醫師表示,在台灣確診晚期攝護腺癌患者比例較高原因,推測有兩點,首要是攝護腺癌初期少症狀,或僅有如腰痠背痛等症狀,容易被中老年男性誤認為老化、退化性關節炎等現象;再者,台灣中年男性普遍沒有定期到泌尿科檢查,觀察是否有攝護腺或其它泌尿道問題的習慣,而多是在出問題後才就醫,當癌細胞骨轉移時疼痛感就有如被鐵棒打到小腿骨一般,讓生活品質嚴重下降。

【先了解】篩檢觀念少

根據觀察,除了國內男性對於預防篩檢的觀念比較被動外,在國家預防醫學政策上,國內也因為選擇了早年國外研究的說法,認為採取過多篩檢發現初期攝護腺癌,有部分比例不會轉變成晚期,因此在整體考量下,沒有大力推動攝護腺癌篩檢,也讓晚期確診攝護腺癌的比例居高不下,始終落在約2∼3成之間。

成熟男殺手

吳俊德醫師強調,據罹患癌症人口數據顯示,以每年約10萬人的新發生癌症個案,其中有5000位是攝護腺癌,而因為其癌細胞惡性度低的特性,與佔女性癌症中首位的乳癌相似,當出現遠端轉移時以骨頭為主,而非其它身體器官,表現出的症狀就有腰痠背痛、活動力下降,甚至像被鐵棒打到一般疼痛難耐。 

【這樣做】早期發現處置

即使晚期攝護腺癌仍以65歲以上的男性比例偏高,但還是不乏50多歲的個案,站在泌尿科醫師的角度認為,50歲以上的中年男性,有提早進行血液檢測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與肛門指診的必要,早期發現有助於供醫師判斷是持續追蹤或開刀治療等,而非等到晚期身體狀況不佳、治療選擇少,也讓預後效果差。

保骨針防骨鬆

吳俊德醫師表示,攝護腺癌骨轉移的個案,為了避免後續像是骨質疏鬆、跌倒骨折、疼痛不適等問題的出現,也可以選擇如雙磷酸鹽類藥物,或是較新的生物製劑注射,以降低骨鬆的風險。要注意的是使用生物製劑治療,因為會從體內其它富含鈣質的部位如牙齒,搬運鈣到骨骼,讓齒槽骨有缺鈣的問題,建議可以補充鈣片,並定期就醫接受口腔檢查。

【醫師說】

基隆長庚副院長 吳俊德醫師

中年男性最好定期到泌尿科檢查,除了有助於早期發現攝護腺癌,也可一併檢查有無攝護腺肥大,或其它泌尿道問題。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style/daily/20170904/37769653】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