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的的父母與青少年子女

「醫師怎麼辦,這孩子怎麼讀都考不好,這次模擬考又失常,他爸爸氣得不讓他去畢業旅行。結果現在說他不讀書了,要去國外打工,還說永遠不回這個家…」

「一兩次失常不要緊呀,最重要是要維持學習的動機跟習慣,保持一個向上進步的仰角,日起有功,步步為營,細水長流,終身學習。」

「可是他這半年一直都考不好,家事不用他做,弟弟不准吵他,家教也請了,補習費也繳了,結果還是一樣…」

「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要相信他的潛能,陪伴他一起享受學習的樂趣。」

「這個我們都知道,可是別人家的小孩就不會像他這樣,像我先生弟弟的小孩、隔壁鄰居的小孩、我高中同學的小孩,都讀不錯的高中,每天很拼很用功,都不會讓大人操心… 」

常在診間遇到這樣的場景,急切訴說的母親、沉默無奈的父親、抗拒疏離的青少年。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事情嚴重到要看醫師的時候,通常已經家庭冷戰了好幾年。

父母有父母的立場,對孩子一定有所期許。有些期許還算合理,有些純屬一廂情願。例如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老是跟別人家小孩比較,期望藉由下一代的成就解決上一代的失落恩怨等。

孩子也有自己的期望,例如獨立的地位,父母的尊重、祝福、包容等。有時也有不切實際之處,例如老以為自己不必長大,可以一輩子住家裡吃家裡不做家事,當繭居族、啃老族、尼特族(NEET, Not Employed, Educated, or Trained)。

雙方期待一定會有落差,現實感不一定都那麼好,加上平常就沒有同理別人的習慣,相處日久難免產生摩擦。摩擦產生負面情緒,偏偏雙方又不習慣溝通,總想忍一忍就過去,或是這不必說吧他應該知道。凡事旁敲側擊遮遮掩掩,逼不得已又吞吞吐吐語焉不詳,於是大量處理不了的負面情緒轉而為挑剔細節、苛責批評、冷嘲熱諷、攻擊發洩。

精神科有一專有名詞:「High Expressed Emotion」family,簡稱「HiEE的家人」(通常是強勢者),意即對其他家人(弱勢者)過度保護、過度干涉,敵視批評。其結果造成家庭內劍拔弩張、氣氛緊繃,誘發家庭病態互動(情緒之行動化 Acting out,如拍桌咆哮、摔機砸碗、一哭二鬧等),或使既有之病患病情惡化預後變差。家裡有人需要看病,尤其在精神科,不要只當成病患一個人的問題,而要與醫師系統性地檢視全家人的身心狀態與互動模式。

首先,找出家中的關鍵人(Key Person)作為施力點,這角色未必最有權力,但必需能夠「通情達理、深明大義」。在急性期,醫師會勸父母降低期待,再給孩子一個機會。會勸小孩積極求學或求職,未來藉由經濟獨立獲得自主權,搬離老家開創新生。總之一句話:「沒錢寄人籬下,有錢才有自由。」

家人相處吊詭之處在於,過度緊密不是好事,容易成為HiEE的溫床。孩子大了本來就會有自己的社交圈,甚者離家求學、服役、就業、結交對象。父母要學會漸漸放手,給予信任、尊重、包容與祝福,先規劃好,準備迎接空巢期。等到孩子搬出去了,甚或成家,遇到年節回來探視,與父母相見時,又是另一番滋味。距離產生美感,原本緊繃的家人關係這時反而得以修復。

給家長的話

對孩子請採用八字真言:「肯定、感謝、尊重、祝福」。肯定他的表現,感謝他的付出,尊重他的選擇,祝福他的未來。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是父母的財產或是附屬品。空巢期無可避免,老是把孩子留在家裡不是辦法,為了強迫他離開舒適圈(Comfort zone)迎向新生命,父母必須聲明在先,時間到就放手讓孩子離巢單飛。

給孩子的話

不要把父母的愛視為理所當然,不要羨慕別人家如何富貴嬌寵,不要在家白吃白住理直氣壯,不要期待繼承家產放棄自我奮鬥。

要幫忙做事,要晨昏定省,要生涯規劃,要天天進步。即使進度緩慢,只要日起有功,日積月累,時間久了,你終究可以到達目標。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