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曲張 痔瘡】百貨業女性專櫃人員下肢靜脈曲張之流行病學調查(下)

討論

本研究發現百貨業女性專櫃人員自我評估的靜脈曲張盛行率達54%,此結果低於學者在北部百貨公司所做的評估(82%),在輕度的Class 1及Class 2的報告上兩研究差異較大,但在較嚴重的Class3-6的報告上則兩研究比例相近,此差異可能來自北部研究由專科醫師進行檢查,而本研究採專櫃人員的自我評估,雖然問卷中提供彩色圖片對照,但某些部位如大腿後側較難以自我檢測,且腿部細微的血管變化也難自行近看觀察,因此推測本研究在輕度靜脈曲張的報告上有低估的情況。再與有專科醫師進行檢查的全美篩檢計畫族群及法國四城鎮族群相比,發現兩歐美族群在Class2-6所佔的比例(42%及52%)均遠遠超過台灣北部百貨業族群(左腿10%及右腿6%)及本研究族群(6%),估計本差異可能源自於兩歐美一般族群之平均年齡及BMI值均較百貨業族群高,但種族差異也可能是原因之一,過去在美國聖地牙哥的調查中發現過,亞洲裔族群的靜脈曲張盛行率比白人、西班牙裔及非洲裔族群低。

整體而言,本研究族群平均年齡35歲,僅有兩成三超過40歲,尚屬年輕族群,嚴重的靜脈曲張比例並不高,由各年齡層的靜脈曲張盛行率來看,25歲及以下僅報告22%,26-30歲組則一躍而至51%,隨後則呈現穩定成長的趨勢,多因子分析結果也顯示出相較於25歲及以下組,26歲以上年齡組之危險均高達3倍以上。

此結果再度驗證過去研究所指出的結果,年齡為一重要影響因素,過去研究有關25歲及以下族群的報告不多,英國愛丁堡靜脈研究發現,女性族群的靜脈曲張盛行率(本研究非採用CEAP分類),18-24歲組與25-34歲組相近為20%與16%,而在35-44歲組則上升至36%,45歲以上為42-61%,與本研究相似此族群在25-34歲組的靜脈曲張盛行率也有明顯的爬升,由此時期的影響因素來看,有一可能性為生育因素,不過本研究並未收集生育資料,僅能由婚姻狀態來推測,由表5所列的各年齡層的婚姻狀態及靜脈曲張分佈來看,發現26-30歲已婚者僅佔20%,31-35歲才大增至54%,加上生育時間往往會落在婚後數年間不等,因此生育現象很難解釋在26-30歲年齡層盛行率的遽升。另一個可能因素為25歲及以下族群自我報告率偏低的結果,但此因素是否足以造成30%的差異,令人存疑。不過有別於一般群眾,本研究族群為一群需要長久站立的職業團體,是否因此加重或提早靜脈曲張現象的來到,仍有待繼續深入探討。

本研究發現父母或兄弟姊妹之一有靜脈曲張之家族史者,其得靜脈曲張的危險性高達3倍以上,與過去研究發現相似,研究發現雙親之一或兄弟姊妹之一有靜脈曲張,則其住院接受治療的危險分別為2.4及2.9倍,若雙親或兩個及以上的兄弟姊妹有靜脈曲張的話,其危險則高達5.9及5.5倍,顯示家族遺傳對靜脈曲張有重要影響。然而目前有關靜脈曲張與家族史的研究大多來自問卷自我報告,學者發現自我報告有靜脈曲張者,其家族史自我報告的準確程度低於報告無靜脈曲張者,報告有家族史者,靜脈曲張自我報告的特異度低於報告沒有家族史者(83% vs. 98%),顯示有靜脈曲張者傾向於過度報告其家族史,若此偏差發生則會造成家族史危險性的高估,因此實際OR值會較低。不過近期研究透過家族世代及雙胞胎等族群進行的基因調查,發現靜脈曲張與某些基因位點或基因標誌之相關性,雖然目前與靜脈曲張有關的基因研究仍無完整有系統的的機轉呈現,但家族遺傳的影響性卻是存在的。

本研究發現銷售服務年資為靜脈曲張的危險因子,與北部百貨公司族群的發現相似,此研究報告每增加一年工作年資靜脈曲張危險增加13%。而本研究分析發現工作3年至15年內的靜脈曲張危險性約1.7-1.8倍,但工作15年以上危險性高達4.6倍,同樣顯示出劑量效應關係,且累積工作時間高達15年後危險性有遽增的情況。除了工作年資外,過去文獻普遍提到長期站立為靜脈曲張的重要危險因子,本研究發現過去半年內每天站立7-8小時者之危險性比每日站立7小時以下者高出78%(未達統計意義),每日站立時數8小時以上者卻未見預期的危險性及劑量效應關係。

此差異一方面可能由於本研究族群長時站立的小時數基線(baseline)遠高於過去研究所調查的一般族群時數,所以在比較中無法凸顯出工作站立時數增加的危險性。另一可能原因則歸根於本研究的橫斷性設計方式,僅能侷限於工作內容的短期性暴露,而無法探討長期效應,其他工作因素如每週工作時間、每日工作時數、每日休息次數及商品搬運重量的分析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反觀銷售服務年資,此因素可以視為長期暴露的代理因子(proxy),年資越高者,其累積的長期站立時數也越高,因此不僅顯示出危險性也有劑量效應關係存在,整體而言,工作因素對於靜脈曲張的影響性屬長期,半年的短期暴露影響不明顯。

在應用本研究數據時應注意到某些研究限制,由於本研究採問卷資料收集方式,在自我報告的靜脈曲張準確度上容易有偏差的情況,根據上述討論本研究在輕度靜脈曲張(Class 1及2)的報告上估計有低估的情形,過去研究者利用一大型調查的後續研究評估靜脈曲張(相當於Class 2及以上等級之症狀)的自我報告與專科醫師的檢查報告間的差距,結果發現自我報告的敏感度(sensitivity)及特異度(specificity)分別為92%及93%,顯示對於症狀較明顯的Class 2及以上等級的自我報告結果尚屬不錯。

此外,在干擾因子控制上,由於本研究並未收集生育或胎次,因此分析時僅能以婚姻狀態作為替代因素以評估其干擾效應,然而在年齡、家族史及銷售服務年資等三個個別分析模型中,婚姻狀態皆不符合干擾因子納入條件,因此並沒有納入最後模式中,不過雖然婚姻狀態可能與生育有無相關但也無法反映出懷孕胎次,因此這部分的干擾效應仍無法加以評估或控制。分析中另一個未能評估或控制的干擾因子為BMI值,故進一步參考北部百貨公司女性專櫃人員的數據加以評估,北部族群平均年齡36歲與本研究族群35歲相當,故兩族群之體型應近似,數據中顯示北部族群之BMI平均值為21.5,平均體重54公斤,與文獻中所報告的危險因素,如BMI值超過25或體重超過65公斤之情況,相距甚遠,假設本族群與北部族群體型相近,加上百貨業專櫃人員所要求的美觀外型條件,則達到如文獻中所報告的危險因子的人數比例應不高,因此本研究未控制BMI值或體重對於危險值的估計影響應當不大。

結論

本研究發現女性專櫃人員靜脈曲張盛行率為54%,其中9成人員為Class 1之輕度患者。50歲以上、高中以下學歷、工作經歷達15年以上之專櫃人員,靜脈曲張盛行率均達70%以上,為高危險族群。與靜脈曲張有關的危險因子分別為年齡、家族史及工作年資:在年齡上,26歲及以上族群之危險性為較年輕族群的3-4倍;有家族史者危險性達3倍;服務年資達15年及以上,危險性為3年以下男資者的4.5倍。由上述三個危險因子來看,靜脈曲張之發生實則與年齡、遺傳及經年來的站立等因素有關。對於需長期站立工作的百貨業女性專櫃人員而言,休息時間的安排或積極使用彈性襪是兩個可能的保護因素,然而本研究因設計上限制無法評估長期效應,故無法建立此二因子的保護性,期望未來研究能繼續針對保護因子之效應做評估。

資料來源:【中華職業醫學雜誌】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