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過動兒怎麼辦?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

專注力不足、容易分心、動來動去無法安靜下來、行為衝動不經考慮、怎叮嚀就是不能遵從師長或父母的指示等,這些是注意力缺陷過動兒童(以下簡稱為「過動兒」)最主要的行為特徵,這使得過動兒在學校的學習生活和人際互動產生多方面的適應困難,且往往惡性循環地讓以上的行為特徵更加嚴重;這些情形對父母所產生的衝擊與挑戰則呈現在他們對過動兒的教養態度。

其中,父母假如使用不適當的管教方式,不僅讓小孩的行為問題得不到改善,長久下來,則轉變成複雜的青少年問題行為(例如:被/霸凌、犯罪、輟學問題),甚至可能影響成人期的社會與家庭功能

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陳三能主任說,關於過動兒在青少年期的犯罪行為研究顯示,長期多元的合併治療策略(藥物治療加上親職訓練團體、家族治療、以及個別的社會互動技巧訓練)能有效降低青少年期犯罪行為的發生。其中針對過動兒家長所設計的親職訓練團體,有研究顯示,此類團體對小孩問題行為的改善因素,主要與父母參加團體課程的出席率明顯有關;當父母的出席率愈高,孩子問題行為愈有顯著的改善效果。另一個小孩問題行為改善的原因也與父母有關,也就是父母參與此類團體訓練的心理準備程度;當父母準備要好好認識小孩的行為特徵,並願意配合團體訓練計畫,逐步改變與孩子的互動關係,也能有效改善孩子的問題行為

大致而言,親職訓練團體主要以增加父母對孩子特徵行為的理解力與同理能力,及提供處理孩子問題行為的教養技巧。這對常在教養小孩的自我期待和處理小孩在學校的行為問題中感到壓力與無助的父母們,除了帶孩子接受門診的藥物治療外,又多了一項加強親職教養能力、調節壓力情緒與心理支持的選擇。

陳三能主任表示,親職教養能力方面,親職訓練團體主要以改變家長不恰當的教養行為(不停的責罵、嚴格處罰、過度注意小孩的負面行為),而以正向的教養態度面對小孩(專注於小孩的正面行為,規劃每日與小孩的互動時間與方式,塑造小孩聽話行為的技巧等)。當父母能夠在家中配合團體的教導原則,與執行團體所規定的回家作業,並且能夠對小孩進行前後一致的獎勵及懲罰的方法,則可以儘早改善小孩的問題行為,而且改善效果更可延伸至學校及其他生活環境。

當父母學得恰當教養方式與孩子互動,不僅讓親子關係和諧,更增加親子間的親密度。孩子從與父母的良性互動中產生自信心,使其適應學校生活的學習能力增加,而正向影響孩子與同學和老師的互動關係。當我們的孩子健康快樂,這是父母最大的欣慰。(文章摘錄自/優活健康網站內新聞)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