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視覺功能之評估

健康醫療網轉載 老年人視覺功能評估問題可以分為兩方面來看:一是指「一般正常老年人的視覺功能評估」,而另一方面是指「眼睛有異常情況的老年人的視覺功能評估」。就一般情形而言,這兩者的分界線是很難劃分,因為正常老年人的眼睛是和身體一樣的慢慢老去,功能發生退化,是不能適用一般人的標準來比較。因此這兩者之間的確是需要有一條分界線來區隔,可是實際上這是很困難的,我們現今一般的檢查標準都是以較年青的正常人為基準,是否因此我們評估老年人的檢驗標準也就要修正與一般的正常人不同呢?是尚有商確的。


視力與影響視力的因素
視覺功能也就是我們眼睛的主要功能,一般可區分為中央視力及週邊視力;中央視力,也就是眼睛視網膜黃斑所看到的視力。我們現今一般主要的視覺功能檢查大多著重在中央視力這方面。老年人的視覺功能評估又因為有年齡因素的影響在內,是我們首先要注意的。


有關正常老年人之影響視力變化的因素,可以簡單歸納以下幾個方面來討論,這些因素都是在評估老年人視覺時常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淚液分泌逐漸減少,影響角膜表面因而影響視力的穩定性。
二、角膜之清晰度,尤其因內皮細胞功能逐漸變差而降低。
三、老年瞳孔漸漸縮小而影響進入眼內之光線之亮度。
四、水晶體隨年齡漸長而混濁度增加,也是影響視覺功能主要原因之一。
五、屈光調節能力日漸下降,不僅看近處如此,視遠亦是。
六、對比視覺(contrast sensitivity)亦隨年齡而明顯下降。
七、暗適應亦明顯變差。
八、其他在色覺、視野等方面亦有不同程度的變化或減低的情況。

視力的測量
首先要討論到的是視力表的標準。在實際視力檢查時,老年人較幼年患者更需要注意影響或干擾的因素。老年人對環境及視力表的照明度甚為敏感,照明要求更為明亮 (一般是80至320每平方米燭光)。此外,尤其是因為水晶體老化而產生混濁情形時對檢查環境照明所引起的眩光更為敏感,因為眩光會影響視覺之清晰度。因此視覺之檢查結果應以最佳之實際結果記錄。在測量視遠視力時,很多學者認為不論是採用那一種視力表,其內容為E字或C字(Snellen E or Landolt C) 皆可,但是建議我們捨棄新穎幻燈投射式的視力表,而盡量採用普通一般印刷而有照明的視力表,因為前者影像對比較差而照明度不易隨意改變。一般美國製的視力表因為使用英文字母為內容,不一定適用於本地,因為並非所有老人家都能熟悉英文,此外美國習慣用以英尺為單位也不適合。


視力的測量一般以距離視力表六公尺為準,記錄被測者的最佳結果,例如: 6/60、6/10或6/6[註一] ,並且請務必註明有無戴眼鏡或是否為矯正視力。有時因為老人家視力很差的情況時,甚至就不必拘泥於使用一般標準檢查方法,可以准許向前靠近視力表直到看到最大的字為止,記下距離,例如: 3/60、1/60[註二] 等,以測定其實際視力。若還不能看見,則可以手指令病人看。例如: 指數/1米(CF/1m,或寫成一米指數)。這表示病人僅可在一米的距離看清手指數,再遠就看不見了。再差時可以手動為之,可記下「手動」(HM),並註明測試時的距離就可以了。更差時可記 「光感」(LP) 或者是「無光感」(NLP)。這種方法特別在低視能(low vision)的老人是必需用到的。要特別注意在最後記錄結果時,需註明測試時的距離。


從另一方面來說,近視力之測量則更為重要,而且是必要的檢查,這與一般的視力檢查是有很大差別的。近視力表的照明也是要求較一般更為明亮,至少要以六十至一百燭光的鎢絲燈光照明方可。近視力表有多種,可惜因為目前常用的Jaeger氏近視力表標準不一而逐漸被淘汰,新穎而合理的近視力表又未能推廣。但不論用何種方法,一定要清楚註明所用之近視力表之型式及結果。

其他視覺功能的測量
色覺測試在一般的視力檢查並不被重視,在老年視力評估時,這一項卻很重要。簡單的色覺測試可以告訴我們許多資料和資訊,而某些色覺異常可指出眼球某一部門的病變。例如:早期視神經受壓迫及年齡相關性黃斑部病變,在疾病早期即可見色覺變化。這種檢測並不需要很複雜的儀器,只要一套普通色盲檢測簿或D-15多個色系即可,作完檢測再將資料交由眼科醫師評估即可。


週邊視力主要由視野檢查得知,這是較複雜的檢查,並且需要昂貴而精密的儀器,並非一般診療處所可以提供的。由於視野檢查並非經常使用的檢測,建議應由相關醫師的決定和安排。此外,有關其他檢查,包括對比視覺、眼位、眼肌運動等等,可以由眼科醫師安排或執行。


[註一] : 6/60前一個數字「6」代表被檢查者在距離視力表六公尺遠處可看清楚視標,而第二個數字「60」代表正常人在六十公尺遠處即可看清楚此視標。
[註二] :同理可知3/60代表被檢查者在三公尺處才能看清楚的視標,正常人在六十公尺就能看清楚(即被檢查者在三公尺處,才能看到正常人在六十公尺處就能看到的事物)。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