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巨塔裡的真 善 美
從失明到復明
從模糊到清晰
他們  用愛心與真情
牽引病患走向光明
 
他們  懸壺濟世
他們  救人助人
以篇篇故事
成就白色巨塔裡的動人經典  與傳奇
 
掌握眼科醫療之精巧 維護病患視力為任務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眼科主任 曾漢儀
曾漢儀主任服務於高雄市立小港醫院,踏入眼科已超過十五載,當初在醫學院實習時,發現眼科顯微手術之精巧,深藏醫學之美,而眼科醫療服務同時蘊含內科用藥治療的精神,以及外科手術治療的服務,成為曾主任期望從事的醫學工作領域,因此開啟眼科行醫之路。
 
曾主任專精於青光眼治療,平時照顧病患時,以維護病人視力為首要任務,但她也常感念到,青光眼是視力的隱形殺手,有些病患因為短期內沒有察覺到病徵的變化,輕忽了定時定量用藥治療的習慣,導致眼疾惡化,甚至引發全盲,此時,舒緩病患身體疼痛及心理隱憂,也是曾主仁的心頭任務。
 
曾主任補充,青光眼屬於慢性疾病,初期症狀較易輕忽,除非患者是得到急性青光眼,因為疼痛感劇烈而就醫之外,一般人會無法察覺病徵,多要靠平日眼睛定期檢查的習慣,或是多吸收眼部健康常識,以求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做好工作,醫病關係溫馨,心裡就踏實。」曾主任提及,多年來在高雄行醫,感受到南部醫病關係的溫馨,每每湧入心頭,就成為舒緩工作壓力、維持工作動力的來源。曾主任說,通常眼科門診時間很長,有時候會因為看診而誤了用餐時間,有些病患回診時,還會主動準備麵包、蔥油餅等餐點帶給曾主任用餐,她每每憶起,感受點滴在心頭,更能燃起工作熱情,繼續為眼科病患服務。
 
用心地對待每一位病人,把病患當成朋友看待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眼科部主治醫師 劉沛綱
劉沛綱醫師從事眼科工作已經八年,他認為眼科是內外兼修的科別,既能透過學識思考以藥物治療病人,又可以用自己的雙手為病人動手術,給予最直接的幫助,兼具內科的智慧也有外科的成就感,因此,劉醫師選擇眼科作為終身職志。
 
劉醫師專精於玻璃體視網膜相關疾病、白內障小切口手術以及神經眼科等領域,從醫這麼多年來,他遇過最感動的事情是曾有一位肺癌末期的患者,因為雙眼視力十分模糊求診,經檢查為白內障引起,雖然患者身體狀況不算太好,但因病患有極高的意願動手術,因此劉醫師要求病患先回家練習平躺三十分鐘,若能通過再安排手術。病患確認可以平躺三十分鐘後,劉醫師隨即於兩周內分別為其施行雙眼白內障小切口手術,術後患者恢復極快,生活品質大大改善。第二眼手術後約兩個月後,某天病患的兒子及另一位未曾現身(因居住於外地)的女兒一同出現於門診,正當劉醫師納悶病患怎麼沒回來就診時,病患的女兒說:劉醫師,我媽媽上個禮拜走了,他最後這兩個月一直念念不忘要感謝你,讓他最後這段時間看清楚這個世界,過得很快樂,今天我們是要來跟你說聲感謝,也跟你說天上的媽媽很謝謝你。
 
劉醫生總是把每位病患當成自己的家人朋友,他以最大的耐心,給病人最好的關心和服務,他抱持的信念為用心地對待每一位病人,病人會感受的到,更因為醫術純熟精湛,病患來自高雄、屏東和台東等地,甚至有從澎湖遠道來看診。
 
手巧心細,致力改善病患視力
珍世明眼科診所院長 王孟祺
王孟祺醫師從事眼科工作已達二十個寒暑,接觸的病患來自北中南各地,甚至有遠從國外慕名前來的患者,王醫師多年來以維護病患的視力為己任,有不少患者對他感念不已,王醫師憶起,曾有對母女來看診,母親眼睛動白內障手術、恢復視力後,好幾年未曾再見面,有天,女兒主動前來向王醫師傳達她母親生前的感念,由於她母親過世前幾年視力恢復,生活品質改善,交代女兒親口向王醫師表達感謝。
 
王醫師專精於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病變等治療,他認為,眼科治療是一項具體而微的工作,眼球雖小但與其它器官息息相關、外科醫學的無刀雷射手術也是尖端科技、以及光學與物理學的原理,都非常有趣,當初會踏入眼科,是發現眼科的醫病關係相對友善與溫馨,讓他覺得能幫助患者重拾光明非常有成就感。
 
王醫師認為,現代人壽命愈來愈長,希望長壽生活能維持良好的品質,眼睛保健與視力維護是很重要的,雖然眼睛結構占人體比例較小,但一旦眼睛受傷或罹患青光眼等眼疾,對生活的影響性卻是很大,所以身為眼科醫生的責任不小,手術功夫更要細膩,才能為病患解除眼疾之苦。
 
過去二十年來,眼科手術與治療儀器進步飛快,有些高齡者對先進醫療儀器的治療方式不甚理解,王醫師都會傾力說明。王醫師兼具醫工學位背景,對醫療器材研究甚感興趣,忙碌之餘,也盡心研讀最新的醫學報告、學習使用新進的治療方式,希望為病患爭取最有效的治療。
 
把握時間,與病人親切互動
馬偕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莊怡群
莊怡群醫師家學淵源,祖父是學校校長,曾經歷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深刻體會醫師工作可以濟世助人,他鼓勵孫女披上白袍,後來,莊醫師負笈美國,一步一腳印,以優異的成績取得獎學金進入杜蘭醫學院就讀,也因緣際會在南加大眼科實驗室工作一年,認識到眼科會運用到許多精密、高科技的儀器,決定投身眼科領域中。
 
莊醫師目前診療項目以小兒眼科為主,包括近視預防、角膜塑形片、斜視、散瞳劑風險評估以及白內障手術等。她提到,同樣的眼疾,小朋友因為組織的關係,治療方式要比大人更複雜。眼科醫師通常是先把大人的眼睛狀況處理的很熟稔了,才能來處理小朋友的眼疾。而且要深入與病患互動,了解對方狀況,以提供量身訂做的解決方案。
 
莊醫師舉例說明,有位老伯伯雙眼接近失明,由於他本身駝背,沒有辦法躺平,被多家醫院判定無法開刀。後來視力只剩下光看影,家人帶著他前來找莊醫師,經過莊醫師的評估,發現只要開刀,病患是有機會恢復視力的,但必須先克服姿勢的問題。莊醫生巧妙的找到了解決方法,很成功地完成了手術。雖然病患後來因為健康問題離開人世,但家屬很感激,也告知莊醫師老伯伯有托夢說自己在另外一個世界看得很清楚。
 
莊醫師說,最好的護眼之道就是飲食、運動和接觸大自然。她也以身作則提醒自己,工作再怎麼忙碌,都要愛惜身體,讓身心靈都健康,才能成為病人的後盾和典範。
 
讓病人安心就是最大的收穫
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 江尚宜
從小就多才多藝的江尚宜醫師,舉凡繪畫、書法、作文等都難不到他,更是各類才藝比賽獲獎的常客,他曾經動過唸美術系的念頭,但父親是藥學系畢業,母親曾擔任護士,兩人對他充滿期待;加上小時候曾在教會長老的眼科診所就醫,對當時的景物留下深刻印象;還有在醫學院實習時代學長們的鼓勵,讓江醫師和眼科結下不解之緣,杏林也因此多了一位好醫師。
 
從醫十七年來,江醫師始終稟持著用心和耐心對待每一位病人,他專精於眼科整形重建,包括眼部微整形、醫學美容、雙眼皮與眼袋手術、眼瞼腫瘤以及鼻淚管等手術等。同時關心弱勢病患的需求,目前他固定每星期飛至離島看診與手術,將醫學中心的醫療技術帶入偏鄉 ,維繫十年的時間從不間斷,主要是因為剛升主治醫師時期曾因長官的安排與請託,有機會到外島從事醫療業務,開啟離島服務的機緣。
 
江醫師還記得有位阿姨住金門,年紀大約六十歲,從小視力就不好,多年前曾想過要醫治,但去拜拜問神明都得到無法治癒的答案,阿姨也對恢復光明失去信心,後來經過鄰居建議,前來找江醫師看診並接受開刀治療,在開完一隻眼睛時,視力獲得很大的進步,過了一個月,又開另外一隻眼睛,現在當事人視力已恢復許多,且可自行照料生活,整個人也變得很樂觀。「刻苦奮鬥,樂觀進取,追求榮譽,止於至善」是江醫師的座右銘,對他來說,醫師是職業也是責任,而視病猶親的江醫師也讓病人充滿信任和依賴。
 
幫助病人改善視力是最快樂的事
慧明眼科診所院長 孫偉棟
孫偉棟醫生從事眼科工作已經二十五年,目前看診對象以兒童視力保健為主,他提到,台灣近視發生率是全世界最高的,因為過度使用3C產品及課業壓力,使得近視的年齡層逐漸下降,需要家長、學校的配合以及醫師的把關,才能充份照顧兒童的靈魂之窗。
 
孫醫師說,目前有規定國小、國中的學生必須定期做視力追蹤檢查,並要繳回視力回條,一般來說,有認真配合並執行醫囑,近視有九成以上的機率可以控制,但需要家長配合勤於叮嚀,並嚴格執行眼科衛教,才能看見視力保健的成效;他同時建議滿三足歲就可展開第一次視力檢查,而且一年至少兩次。
 
除了專業的判斷,孫醫師總是以細心和耐心幫病患找出真正的問題,他提到,十幾年前有位四十多歲的病患因為兩眼視力模糊前來看診,同時還出現兩眼視野外側偏盲,有一半以上看不到的現象,當事人先前曾至多家診所檢查,得到的都是眼睛疲勞,眼鏡度數不足…的答案,後來孫醫師幫病患做了檢查,發現對方的視神經水腫,判斷是腦部問題造成的視力缺損,建議病患至腦神經外科作進一步的檢查,果然是腦瘤作祟,病患開完刀後也恢復部份視力。
 
這件事讓孫醫師留下深刻印象,「當病人緊緊的握著我的手一直說感謝,開心的模樣真的令人非常難忘,也深切的感受到助人為快樂之本的涵意。」而這些點點滴滴累積起來的成就感,成為孫醫師繼續為病患奉獻心力的動力。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