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來匆匆 積極態度對付它
青光眼的發生並沒有一定的成因,一旦經檢查發現是青光眼,就要與醫師配合用藥或手術,才能控制病情而不持續惡化。
 
現年35歲的電子工程師阿建,本身是高度近視者,在某一次員工體檢中,除了近視又加深,同時也被診斷出罹患原發性的隅角開放性青光眼,當下感到非常訝異且震撼,他認為除了近視以外,平時並沒有任何不適感,怎麼會得青光眼?不過,阿建接受醫師的建議,持續點藥水控制,但他也不免對為何要持續點藥感到疑惑。
 
長期使用類固醇 青光眼也會上身
許多青光眼因為在發病初期往往沒有明顯症狀,病患通常也沒有特別的感受,透過眼科的檢查,若發現眼壓過高而造成視神經受損導致視野缺損時,就是罹患了青光眼。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林惠真醫師表示,原發性的隅角開放性青光眼和隅角閉鎖性青光眼,是佔青光眼患者的大宗。
 
隅角開放性青光眼目前還找不出發生的原因,通常像是阿建這樣高度近視者是高危險群;而年紀較大的長者,隨著歲月增長,眼球的水晶體會逐漸硬化、膨脹,使得眼球負責排出房水的隅角變得狹窄,多餘的水份來不及排出去,造成房水的產生和排出無法取得平衡,造成眼壓過高而導致青光眼,另外,有遠視眼的人,因為眼球軸徑較一般人短,相對上隅角也較為狹窄,這兩個族群就是隅角閉鎖性青光眼的好發患者。
 
除此之外,有部份病患是因為眼球曾經受過傷或發炎,但沒有處置妥當,也可能併發青光眼;還有一些患有自體免疫疾病的人,例如僵直性脊椎炎或紅斑性狼瘡的病患,本身必須長期服用或施打類固醇,久而久之,便成了可能被青光眼病症鎖定的對象。

治療過程有順序 點藥不行再開刀
當被診斷出患青光眼時,醫師通常會先以點眼藥水來治療,藉以將眼壓控制在允許的範圍內,林醫師說明,用以治療青光眼的眼藥水,主要是兩種功效,一種的功效是讓房水的產生減少,另一則是讓房水的排出增加,如此讓眼球的房水能夠收放自如,達到平衡的狀態,避免眼壓升高壓迫視神經,造成視野缺損。
 
通常病患在持續點藥的過程,可以有效的控制眼壓,但是如果沒有成效,就要進一步透過手術來治療,隅角開放性青光眼患者如果點了藥仍然沒有起色,便要施以「小樑切除術」,由於青光眼是因為眼球的房水在產生與排出間無法取得平衡,點藥不行時,藉由小樑切除術在隅角做一個通道,讓多餘的房水排到有如蓄水功能的結膜,逐漸在這裡被吸收。
 
至於隅角閉鎖性青光眼患者,眼科醫師會先以雷射治療,如果眼壓因此正常就沒問題了,日後只要持續追蹤即可;但如果在做雷射之後仍無法有效降低眼壓的話,就要藉由點眼藥水來控制,再不行,便要透過「小樑切除術」,幫房水的排出另闢蹊徑。
 
病患的配合度 是醫病的關鍵
在醫病的關係中,青光眼病患的配合度是決定治療過程是否順利的關鍵。林醫師表示,像是隅角開放性青光眼的患者,因為在疾病初期並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加上治療青光眼的藥水在點眼時,會有些許刺痛,病人的配合度不佳,所以很多這一類的病患,往往點了幾次就不點了,但隔了很久再回來看診後,視神經往往已受損得相當嚴重了。
 
隅角閉鎖性青光眼的患者配合度就比較高,因為這一些病患可能經歷過急性發作,較有病識感,便會積極與醫師配合用藥或手術。
 
因此,林醫師在問診的過程中,一旦發現病患罹患青光眼,都會將病患的配合度擺在重要地位,尤其是針對隅角開放性青光眼的患者,她更會不厭其煩地向病人說明病情,不斷強調點藥水的重要性,在治療過程中,還會做視神經掃描、視野檢查等,並隨時讓病患了解檢查結果,讓他們有參與感,盡可能不讓病患在視力受到影響時才後悔沒及早治療的情況發生。
 
醫流角色 林惠真醫師
現任: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經歷:
馬偕紀念醫院眼科住院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眼科總醫師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