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毒害大 罹癌率增、胎兒異常風險高
因行政院消保處針對家用塑膠手套檢查,發現19件樣品中有7件檢測出塑化劑含量超標,「塑化劑」又被大眾所注意!在2011年爆發出「塑化劑」重大食安事件,是因某些不肖廠商為了節省成本,在常見的合法食品添加物「起雲劑」中,使用廉價的工業用塑化劑被檢查單位查出,後來國內專家學者研究發現,台灣民眾體內的塑化劑暴露劑量遠超過其他國家,引起民眾群起撻伐!
 
塑化劑 無所不在
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家庭醫學科吳欣潔醫師表示,塑化劑(DEHP,屬於鄰苯二甲酸酯鹽類之一)廣泛存在環境中許多地方,最常見於塑膠製品,如,塑膠容器、塑膠袋、保鮮膜等,或是定香劑,像是有香味的化妝品、保養品或衛浴用品中與藥品的膜衣、膠囊、懸浮液中。
 
罹癌、胎兒異常風險高
簡單來說,塑化劑就是一種環境荷爾蒙,有類似女性荷爾蒙的作用,長期大量暴露,可能增加乳癌、子宮內膜癌等風險,亦可能會引起女童性早熟及乳房提早發育。而孕婦尿液中塑化劑代謝物濃度越高,其生產男嬰生殖器官先天性異常風險亦越高。
 
減少使用塑膠製品 從日常做起
醫師提醒,為降低塑化劑對人體的危害,最好的方法為減少使用,平時可盡量少用塑膠製品;微波加熱食物時,避免使用保鮮膜;少食用家禽的皮或是內臟,以防過度攝取經由食物鏈累積的塑化劑或其他環境荷爾蒙。
 
另外,孕婦及孩童為塑化劑的高危險群,更要注意避免暴露任何的塑化劑,因此,孕婦及嬰幼兒應避免化妝或使用有香味的保養品或個人清潔用品,而孩童使用玩具後應用肥皂洗手再吃東西。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