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腸胃道疾病6大徵兆(上)
寶寶在成長過程中,不免會患上幾次腸胃道疾病。然而,幼兒腸胃道疾病百百種,症狀多又複雜,到底家長們應該怎麼預防,以免找上寶貝?當孩子不小心受到腸胃道疾病的折磨,又該如何予以協助?本文將為爸比媽咪分析幼兒常見的腸胃道疾病,並且提供最佳預防招式!
 
寶寶為何腹瀉嘔吐?
所謂幼兒腸胃道疾病,乃是指寶寶的腸、胃道因先天遺傳、後天習慣、病毒感染等因素所導致之腹痛、腹瀉、腹脹、便祕的腸胃問題,這些症狀背後所代表的問題可能包含胃腸炎、腸套疊、腸阻塞、幽門狹窄、胃食道逆流、腹股溝疝氣等問題,每種狀況導致的後果也大不相同,輕則休息幾天,重則影響生命安全,家長絕對不可輕忽。
 
認識幼兒腸胃道疾病
小小孩因為生理發育未完全,加上身體抵抗力較弱,因此,偶有「病理性」或「生理性」的腸胃道問題,嘉義基督教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李紋麗表示,在判斷孩子的腸胃問題緊急與否時,可用「幼兒活動力」及「是否有併發症」作為判斷依據。以下介紹常見的幼兒腸胃道疾病症狀、判別方式及預防守則。

1溢奶
》定義:自嘴角流出幾口奶。
》可能病因:胃食道逆流。
溢奶情形常見於新生兒,通常這樣狀況多半是因新生兒胃食道過括約肌發育尚未成熟、賁門較鬆,加上胃袋容量小,只要受到一些刺激,很快會有溢奶問題產生,李紋麗主任形容:「這好比寶特瓶蓋子沒蓋緊時,我們去擠捏搖晃它,內容物很容易會溢出來。」溢奶不僅從嘴巴,也可能從鼻子溢出,因耳鼻喉是相通的,此乃正常現象,家長不必過於驚慌。溢奶多為生理性問題,只要不影響進食,寶寶也有持續成長,基本上都不是嚴重問題,但若溢奶次數多到孩子無法吸收營養而停止成長,則可能是其他問題,有時甚至需要手術修復。溢奶情形多半好發於3個月以內的新生兒,少數會持續到6個月,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減緩症狀,唯獨要特別注意寶寶溢奶時是否有嗆到肺部,導致呼吸困難、窒息等生命危險。

2嘔吐
》定義:強力噴射狀吐出、量大、次數多。
》可能病因:幽門狹窄、腸套疊、腹股溝疝氣、輪狀病毒感染、先天性巨結腸症等。
肥厚型幽門狹窄症
判斷依據:嘔吐次數漸多、量愈來愈大、嘔吐不含膽汁、停止成長、脫水現象。若嬰兒的幽門較肥厚,當食物無法進入腸子時會吐出來,多半好發於出生2~3週後的新生兒。肥厚型幽門狹窄為常見的腸胃疾病,據調查顯示,250~500位寶寶中就有1位患有此症,男女比例約為5:1,5%有家族史,以第1胎居多。如果媽咪也有幽門狹窄症,正巧第1胎又是男寶寶,則寶寶得到此症的機率將高達20%。經醫師診斷患有此症候,通常會進行簡易小手術,且術後3~4小時後即可進食。

腸套疊
判斷依據:陣發性腹痛、嘔吐、肚子鼓起,有時有草莓果醬狀的血便。
當幼兒腸子互套卡緊時,除了陣痛,更伴隨嘔吐與解血便等情形,嚴重者可能導致腹膜炎。寶寶若出現以上現象,應立刻就醫,經超音波確診後,院方會請放射科醫師協助用顯影劑或生理食鹽水灌通腸道,仍無法解套,則須請小兒外科醫師手術。腸套疊約有10~15%的復發機率,甚至可能在1天內發生3~4次腸套疊狀況,家長絕不可掉以輕心。

腹股溝疝氣
判斷依據:鼠蹊部兩側有突起物。
若胎兒於8~9個月大時,位於腹膜下方兩側的「腹膜鞘突」未閉合,則出生後很可能形成腹股溝疝氣。該症狀是指小腸因「腹膜鞘突」未閉合而滑入疝氣囊內。當滑入疝氣囊內的小腸供血不足時,小腸易壞死,又因疝氣囊與供應男性睪丸之血管相鄰,若不慎未注意,睪丸極可能壞死導致需進行手術割除。此症狀亦好發於新生兒,比例約為3~7%,男女比例約為5:1。
 
嬰幼兒嘔吐現象
嬰幼兒出現嘔吐症狀的成因繁多,除了以上幾種狀況外,如先天性巨結腸症、病毒感染所導致的症狀,如:腦膜炎、敗血症與腸胃炎,也都是造成幼兒嘔吐的原因,家長應特別注意,當孩子嘔吐時,伴隨著拉肚子、血便、發高燒、活動力差等症狀,極有可能是病理性嘔吐,應立即就醫,切勿拖延。
 
3腹痛
》定義:哭鬧、身體蜷曲如蝦米。
》可能病因:嬰兒腹絞痛、腸阻塞、腸胃炎、腸套疊、便祕、消化不良等。
因幼兒腹痛時,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痛症,因此,李主任提供以下幾種判斷嚴重程度的依據:「經觀察,若發現痛點愈靠近肚臍,則愈無大礙;但若遠離肚臍且位置偏右,則很可能是肝膽問題或闌尾炎。基本上,腹痛時間短、能說話、照吃照玩、活動力佳,通常並無大礙;相反的,若活動力差、痛到從睡夢中驚醒者,則應立刻緊急處理。」此外,若腹痛時伴隨嘔吐,且嘔吐物含膽汁,則極有可能是腸套疊、腸扭轉而導致腸阻塞的狀況,嚴重者會導致腹膜炎。

若幼兒僅為單純腹痛,並無合併其他症狀,則可能為「嬰兒腹絞痛」,此症好發於出生3~4週後的嬰幼兒,3個月後開始症狀將逐漸消失,少部分會持續至4~6個月。該症狀主因多為腸子蠕動不順、吞入過多空氣或乳糖不耐受。嬰兒腹絞痛的判斷依據為:臉脹紅、半夜發作頻率高、每次持續3小時、每週超過3次、長達3週以上,且無其他實質病狀。李主任建議:「首先,媽咪們可先換成低乳糖、無乳糖或水解蛋白的奶粉,如果有明顯改善,則可能是乳糖不耐受症。」但若為無實質原因之腹痛,則每次發作時,可將寶寶直立抱高,讓孩子的肚子頂在媽咪的肩膀上,撫摸背部直到情緒穩定為止。

4腹脹
》定義:腹部鼓起,且呈現繃緊僵硬的狀態。
》可能病因:脹氣、腸胃炎、便祕、腸阻塞等。
李紋麗主任表示,嬰幼兒腹脹的原因多半功能性,例如孩子愛哭、奶嘴大小不適當、吃東西速度太快,或者奶瓶的奶嘴沒有充滿奶水,都很可能吃入過多空氣。當空氣還在胃部時,可透過輕拍背部的方式,讓寶寶打嗝排氣;若空氣已達小腸,則須以順時針方式按摩腹部,直到寶寶排氣為止。通常只要沒有併發其他症狀,如:呼吸喘、無法進食、嘔吐、發燒、解血便等狀況,通常都無大礙。一旦有併發症,李紋麗主任提醒,切勿自行處理,應該讓專業的小兒科醫師診斷與治療。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