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斑部病變治療新選擇 視力不再扭來扭去
黃斑部病變和老年退化性疾病相關,目前對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治療以注射抗新生血管藥物或抗發炎藥物為主,再搭配光動力及雷射等合併治療。
 
黃斑部位在視網膜的中心,是神經組織、視覺中心,主要負責影像的解析識別度,能夠分辨影像的形狀、色彩及兩點之間的解像力。如果將眼睛用傳統照相機作比喻,視網膜如同底片,底片品質會影響影像的清晰度,其中黃斑部的中心部位稱為「中心窩」,更是視力最敏感區域,負責視覺和色覺的錐狀細胞就分佈在此處。黃斑部功能衰退或發生病變時,就會引起視力下降、視物顏色變暗、變形等變化。
 
眼睛黃斑部病變和老年退化性疾病相關,是導致55歲以上長者眼睛失明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新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鄭成國表示,黃斑部是身體中最需要氧氣的區域之一, 其外層的脈絡膜, 則是全身單位血流最密集的區域。黃斑部病變發生原因雖無明確病因,但很可能與其外層上皮細胞老化變性,導致血管輸送氧氣功能的衰退,造成長期局部缺氧有關。
 
視網膜退化病變,主要是視網膜部分的桿狀細胞及錐狀細胞退化,甚至壞死,導致視力減退或全盲。鄭成國解釋,桿狀細胞高度集中在視網膜周邊,負責周邊及陰暗環境視覺;錐狀細胞高度集中在黃斑部,負責中央視覺及細微、辨色視覺,會在明亮環境中發揮作用,細胞退化、壞死時,中央視野變暗,看到影像時,會扭曲變形,無法辨認顏色,看不清細節。
 
黃斑部病變分為乾性與濕性病變
依據臨床病灶,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可分乾性及濕性病變。「大多數病患屬於乾性病變,原因是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是感光細胞底部的細胞層,負責將脈絡膜微血管輸送養分和氧氣傳遞給感光細胞,並能清除維生素A衍生物廢物,當上皮細胞功能失調,局部感光細胞攝取不到營養或代謝廢物蓄積而壞死,致使黃褐色素沉積黃斑部,造成中心視力模糊,乾性黃斑部病變起因色素細胞沉澱物,對視力的損害比較小,病情惡化速度較為溫和,也有小部分會轉變成濕性黃斑部。」
 
濕性黃斑部病變的比例雖少,約有10%,但因視網膜血液循環不佳發生缺氧時,外層的脈絡膜容易產生不正常的新生血管,會長在黃斑部下方,不幸的是,這些新生血管非常脆弱,容易反覆出血及滲水,一旦黃斑部出現積水、血管增生、出血,就會被破壞精密結構,造成黃斑部水腫,視力會急速惡化,必須及早進行治療。                                          
 
誤把黃斑部病變當老花 民眾疾病認知低
黃斑部病變初期症狀包括視力模糊、看東西色彩不鮮明,隨著病情加劇,還可能出現看東西會變形,直線變扭曲、或視野中心出現黑影等症狀。鄭成國表示,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患者常將早期模糊症狀誤認為自然老化現象,而且正常的眼睛會代替病變的眼睛看東西,因而沒發現眼睛已出現病變,且耽誤就醫,待發現時,病變的眼睛視力惡化已經相當嚴重了。因此,建議民眾可利用居家常見的方格型物品,常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檢測,即可及早發現是否有黃斑部病變的徵兆。
 
新型注射藥物,治療另一種選擇
目前臨床上治療血管新生型黃斑部病變,以在眼睛玻璃體內注射「新生血管抑制劑」為主。根據國內外研究顯示,注射新生血管抑制劑可幫助9成以上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患者穩定視力,更有4成以上患者視力會進步。黃斑部病變治療應把握黃金治療期,若罹病2年未治療,9成患者視力會惡化至0.1以下,將面臨失明危機 。因此,呼籲患者積極治療,才能穩固視力。
 
黃斑部病變治療應著重「個人化」,因為每個人的病程以及對於藥物反應不同,因此一年所需施打的總針數也不會相同。根據一項臨床治療研究指出,20%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患者一年只要施打3針即可有效控制疾病,也有26%患者一年需要打6~7針才能延緩疾病惡化。視網膜專科醫師,會以每位患者的狀況給予不同的治療計畫,所以每位患者回診及打針的頻率不一樣。另外,鄭成國更指出,黃斑部病變基本上是種慢性病,需要長期的治療與照顧。因此,患者一定要耐心回診追蹤治療,才能真正幫助解決視力問題。
 
另外黃斑部病變是多重因素引起的眼疾,鄭成國醫師建議,平日可多攝取富含葉黃素及玉米黃素的深綠色蔬菜、堅果,多吃富含DHA及EPA的深海魚,有助黃斑部的健康,外出時不要忘了配戴太陽眼鏡,避免強光對黃斑部的傷害。
 
醫流角色
鄭成國醫師
現任:新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視網膜中心主任
經歷:
新光醫院眼科主任
輔仁大學醫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資料來源:愛你眼睛健康雜誌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