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輪班害不孕流產 增加乳癌風險
台灣勞工陣線等勞團今日公布1項「排班輪班百變徵召令」的網路調查,發現有採行輪班制的行業,排班型態非常複雜,不僅對勞工生活的衝擊相當大,「連私人生活都幾乎沒有時間而且變成一種罪惡」。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理事長鄭雅文指出,輪班及夜間工作,影響人體生理周期,造成內分泌系統改變,已被國際組織歸類為「可能致癌物」。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指出,2013年台灣勞工的總工時高達2124小時,遠高於美國的1788小時、日本的1735小時、德國的1388小時,高居全世界第3位,比德國勞工1年工作多出將近800小時,等於多工作了3個月。雖然立法院已經三讀通過勞基法,每周工時48小時的條文,將於明年起實施,但最高工時的降低並不保證勞工實際工時會下降。
 
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張烽益指出,這次網路調查從5月25日到6月20日,共收集到215個案例,以產業別分,依序是醫療保健服務業60%、製造業13%、半導體與電子業9%。女性61%、男性39%。年齡以30-39歲的47%最多,其次是20-29歲的37%。工作年資0-5年者有44%,6-10年有24%。
 
張烽益強調,每日工作時數8-12小時者有61%,超過12小時有5%,每日工時8小時者僅有34%。填答問卷者中,有高達67%是輪班制,其中72%是3班制,有28%是2班制。回答輪班制對於家庭與社交生活的影響,認為很嚴重的有33%、回答嚴重的有40%、普通的有14%,有一點的8%,回答完全沒有影響的僅5%。
 
張烽益說,有採型輪班制的行業,有的是因為必須因應生產機器不停息的運作,訂單生產量的滿足,或是因應消費者需求等等排班型態,實務上非常複雜,大多脫離固定周休的模式,甚至像醫療服務業以極度不穩定,俗稱「花花班」的排班模式,目的就是問了因應雇主單方面的需求。
 
鄭雅文則強調,輪班及夜間工作,影響人體生理周期,造成內分泌系統改變,不但會造成睡眠障礙、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與代謝症候群,對婦女來說,更容易出現生殖系統的危害,造成不孕、流產。而國際癌症研究組織(IARC)在2007年已正式將「影響生理周期的輪班工作」歸類為「可能致癌物」,會造成婦女罹患乳癌的風險。
 
鄭雅文說,事實上,夜間工作影響人體生理周期,不但易造成工作疏失,甚至會造成勞工上下班期間交通上的事故災害,而長時間的工作,令交感神經系統持續活化、賀爾蒙分泌改變。醫學證實,會有造成心肌梗塞、高血壓、糖尿病、肥胖、肌肉骨骼疾病,且易有睡眠障礙、憂鬱、疲勞、身心症等心理方面的疾病發生。台灣應該參考國際勞工組織「夜間工作建議書」等規範,落實去年立法通過增訂「過勞預防條款」的實務管理。

資料來源:on.cc東網專訊
http://tw.on.cc/tw/bkn/cnt/news/20150615/bkntw-20150615113054432-0615_04011_001.html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