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危機 ( 上 )

     台灣的確是個不折不扣的塑膠王國,塑膠加工製品(如:塑膠水桶、塑膠臉盆、塑膠玩具等)在生活周遭真是隨處可見。雖然塑膠製品的優點是質輕、攜帶方便且耐用;但卻潛蔵著可怕的健康殺手「塑化劑(Plasticizer)」,尤其對幼童的影響更是難以想像。

     日前消基會、經濟部標檢局首次針對市售幼兒沐浴玩具抽檢,發現20件在二月間自網路、玩具零售店、大賣場及百貨公司購買的樣品,有5件可塑劑(塑化劑)含量超標,不合格率就占了1/4且最高超標381倍。因此,沐浴玩具該如何選購,成了時下爸比媽咪應該學習的課題~

沐浴玩具有塑化劑嗎?
     提到塑化劑,大家都敬謝不敏,從研究中可看出胎兒與幼童是最容易受其所害的族群。國泰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盧英仁表示,當塑化劑疑雲爆發後,很多塑膠類的幼兒製品都讓爸比媽咪使用的心慌慌,深怕其中也含此成分。
  
     尤其是寶貝最愛在洗澡時有沐浴玩具的陪伴,但這類用品多由塑膠製成,自然也是令人擔憂的來源之一。因此,塑化劑會造成孩子的什麼傷害?現階段如何選購沐浴玩具才能確保孩子的身心安全?

如何檢測「塑化劑」?
     盧英仁醫師解釋,塑化劑或稱增塑劑、可塑劑,是一種增加材料的柔軟性與材料液化的添加劑,其添加對象包含塑膠、混凝土、乾壁材料、水泥與石膏等;同一種塑化劑常常使用在不同的對象上,但其效果往往並不相同。塑化劑有多達百餘種類,但使用得最普遍的即是一群稱為「鄰苯二甲酸酯」類的化合物。
  
    「鄰苯二甲酸酯」是最普遍使用的塑化劑,此成分是由二羧酸鄰苯二甲酸及醇類所形成的酯類,有良好的防水性及防油性,這類的塑化劑並非食品或食品添加物,且具有毒性;此外,此可塑劑亦是環境賀爾蒙的一種,會干擾生物體內分泌化學物質的機制。值得重視的是,該塑化劑可能會破壞兒童原有內分泌系統的平衡和功能,也會致使男性雌性化並增加女性罹患乳腺癌的機率。

消基會標準
     消基會101年2月和標檢局在網路、玩具零售店、大賣場和百貨公司隨機購買20件兒童沐浴玩具進行檢測,其檢測是依據CNS4797「玩具安全」國家標準檢驗玩具的「物理性」、「重金屬含量」、「可塑劑含量」、「中文標示」以及商品是否有貼附「商品安全標章」等項目。

     兒童沐浴玩具屬應施檢驗品目範圍,除廠商進口或國內生產該商品於進入市場前須執行強制檢驗外,另對於流入市場商品,標檢局每年度均訂有市場檢查計畫;針對具危害高風險應施檢驗商品執行市場購樣檢驗,倘於該類商品發現不合格者,即派員追蹤調查不合格原因,並作成訪談紀錄後依相關法規處理,以雙重把關機制維護消費者權益。根據「商品檢驗法」的規定,業者如未限期改正不合格事項,可懲處新台幣10萬~100萬的罰款。

6方法 挑到「好」玩具
     對於愛玩玩具的小寶貝,爸比媽咪總是傷透腦筋選購,好的玩具可以讓孩子玩得盡興又安全,不安全的玩具則有害身心健康。究竟該如何挑選孩子的沐浴玩具,消基會提醒家長於選購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l 認明有貼附「商品安全標章」之商品再行購買。

l 注意是否貼附詳細中文標示,並應詳細閱讀商品適用年齡、注意事項、警語及使用方法等標示內容,以及選擇適合年齡的玩具供幼童玩耍使用,以避免不必要的傷害。

l 勿讓嬰幼兒將玩具等物品放入口中啃咬,並應於玩具使用後洗手,以免食入「可塑劑」或「重金屬」等有害物質。

l 常常檢查玩具組裝零件是否牢固及其小物件(如磁鐵、鈕扣等)是否易鬆脫,以避免幼兒誤吞情形。
l 檢查玩具本體有無尖銳邊緣,確保玩耍時不被割傷。

l 注意玩具附件的提繩、電線不可過長,以免小朋友使用錯誤而發生繞頸危險。


 
  資料來源: 101年5月份育兒生活雜誌     記者:陳韻如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